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略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哲学智慧
作者: 何旗  来源: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哲学智慧  刘邓大军  挺进大别山 
描述: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中原跃进大别山的军事行动,展现了非凡的哲学智慧和高超的领导艺术.他们在一系列重大的军事决策问题上既正确把握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又讲究灵活多变的策略;在工作方法上,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走群众路线;在革命战略与形势分析上,善于把握反攻与防守、主流与支流、现象与本质的辨证关系.可以说,挺进大别山的重大军事行动,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光芒.
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初期的反右倾工作
作者: 盛雷  来源:军事历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刘邓大军  全国解放战争史  挺进大别山  反右倾 
描述:刘邓大军抵达大别山地区之初,由于远离后方,对当地情况估计不足,加之军事斗争形势严峻,因而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困难。受此影响,部分干部战士思想趋于保守,出现右倾错误倾向。鉴于此,刘邓大军利用战斗间隙,对部队进行深入的思想动员与政治教育,从源头上遏制了右倾错误的产生。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对右倾现象予以严厉纠正。反右倾工作不仅使部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而且迅速走出困境,为日后地方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弘扬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革命精神
作者: 赵士红  来源:学习论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刘邓大军  革命精神  挺进大别山  弘扬 
描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革命精神包括 :顾全大局 ,勇挑重担的精神 ;艰苦奋斗 ,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齐心协力 ,精诚团结的精神。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征程中 ,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革命精神。
谈新课程理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挺进大别山”为例
作者: 王胜群  来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提问  挺进大别山  引导  展示 
描述: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如何让"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推进新课程改革"两全其美,既是许多一线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他们面临的一大困惑。遗憾的是面对这一困惑很多老师"自觉"加入了新课程改革,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的大军当中。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心态,用更长远的目光看待学生的能力培养与个人发展,我们就会发现新课改的推进与学生应试能力的提升并不矛盾。笔者以八年级上册(人民版)第十七课《内战烽火》中"挺进大别山"这一子目为例,谈谈我对新课改的一些探索和理解。
挺进大别山
作者:暂无 来源:广西党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军用地图  挺进大别山  中国  解放战争 
描述:渡河的第二天下午,刘邓召集各纵队军政首长研究了行动计划。在一间简陋的农村小学校的教室里,墙上布满了标着许多蓝色箭头的军用地图。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决策探讨——兼以纪念解放战争胜利55周年
作者: 李百齐  来源: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挺进大别山  战略决策  沉重代价  最佳选择 
描述:解放战争第二年,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大举出击中原,从根本上扭转了全国的战局,而刘邓大军挺进并转战大别山更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刘邓所部为此也付出了沉重代价。究其原因,一是不要后方而采取跃进方式向敌占区敏感地带大举进击的战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二,从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等方面分析,当时大别山并不适合我强大野战兵团建立根据地。由于力所不及,刘邓大军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任务并没有预期完成。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进距离似显过远,因而付出了过大代价。
融创挺进珠三角
作者: 龚小锋  来源:房地产世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刘邓大军  珠三角  挺进大别山  战略进攻 
描述: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不但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也昭示了一种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主动亮剑、积极进攻。 这样单刀直入的精神,在一些敢闯敢拼的民营房企身上,都颇为适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居高不下的地价,逐渐让开发商望而却步,而仍处价格“洼地”的华南市场,开始成为各路房企的新战场。
夜宿将军县有感
作者: 小荷  来源:公民与法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挺进大别山  杜鹃花  将军 
描述:春雨润物四月天,客宿他乡夜无眠。依稀当年新集景,刘邓挺进大别山。热血儿女闹革命,杜鹃花开映满山。
深入调查的典范
作者: 赵倡文  来源:党史文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调查  刘邓大军  淮河  挺进大别山 
描述:1947年7月,刘邓大军奉命千里挺进大别山。8月底,当几万人马艰苦跋涉到淮河北岸时,淮河突然涨水。前有淮河挡道,后有追兵相逼,如何尽快渡过淮河,成为决定刘邓大军生死存亡的关键。 先头部队想架浮桥,可因河面太宽,又突然涨水,只得找来十几条小船,一批一批摆渡。这时敌人的追兵已只距刘邓大军30里路,紧急关头,刘伯承问先头部队的旅长和政委:“河水真的不能徒涉吗?到处都一样,都不能徒涉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又问:“你们实地侦察过没有?有没有多找几个老乡问一问?老乡怎么说?”旅政委解释说先头团侦察了,情况就是那
刘伯承的拐棍
作者:暂无 来源:党史纵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刘伯承  挺进大别山  首长  野战军 
描述:刘伯承是野战军首长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加之身体不好,眼睛高度近视,在千里挺进大别山的艰苦生活中,行路都有些困难。进人大别山后,山陡、林密、路险,很多地方马也不能骑。战士们看刘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