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
作者: 王启鹏  来源:写作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写作方法  趣在法外  成竹  文学创作  郑板桥  创作原则  作品  文艺创作  创作主体 
描述:“胸有成竹”和“胸无成竹”是文艺创作的两条原则。要想写出一部好作品,就必须使这两者达到和谐的统一。“胸有成竹”,原来是指画竹时心中早已有了现成的竹子形象。用在文学创作上,就是指作者在动笔之前已经把整部作品的内容和写作方法想好了。这一创作原则最早出现在宋代苏东坡的《文与可画(?)(?)谷偃竹记》:
超脱的意境 无言的抗争:苏轼《纵笔》诗赏析
作者: 王启鹏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衰老  艺术手法  惠州  酒红  白描手法  诗人自我形象  小儿  读者  苏轼 
描述:白头箭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父老争看乌角中,应缘曾现宰官身。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第一首诗作于绍圣四年(1097),前两句以白描手法寥寥14个字就勾画出一位饱经磨难、老病缠身而又处之泰然、安闲自适的诗人自我形象。尤其是后两句诗,粗粗一看,似是给读者创造了一种超脱现实的禅境,以为苏轼在惠州的确过得很舒心呢。难怪当苏轼的政敌章惇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