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7)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黄冈名戏 (18)
按年份分组
2009(1)
2008(1)
2006(3)
2005(3)
2004(2)
2002(2)
2001(1)
1999(1)
1988(1)
1987(2)
1985(1)
按来源分组
黄梅戏艺术(6)
安徽新戏(3)
戏曲研究(3)
中华艺术论丛(2)
池州师专学报(1)
剧本(1)
中华文化画报(1)
皖江文化探微——首届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讨会(1)
相关搜索词
菊花缘
作者: 方文章 纪永贵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菊花  彭泽县  东至县  安徽省 
描述:时间 东晋义熙年间. 地点 安徽省东至县东流镇(晋时属彭泽县辖地,称黄菊乡)境内. 人物 陶渊明 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出场时41岁.(须生)
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的改编与影响
作者: 纪永贵  来源:皖江文化探微——首届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的改编与影响
黄梅戏《天仙配》的改编与影响
作者: 纪永贵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曲研究  艺术原则  改编者  人民性  新时代  故事  董永故里  严凤英  传说  黄梅戏 
描述:一《天仙配》归属黄梅戏《天仙配》成为黄梅戏的代表作之前,在黄梅戏的剧本库中并不具有特别显要的地位,同时它也不是黄梅戏的专利。黄梅戏早在清代形成时期的黄梅采茶调时就流传着大戏三十
黄梅戏《天仙配》的改编与影响
作者: 纪永贵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一、《天仙配》归属黄梅戏《天仙配》成为黄梅戏的代表作之前,在黄梅戏的剧本库中并不具有特别显要的地位,同时它也不是黄梅戏的专利。黄梅戏早在清代形成时期的黄梅采茶调时就流传着"大戏三十六,小戏七十二"的说法,我们今天所见黄梅戏传统剧目有近二百个之多,而《天仙配》只居其一,并非特别显眼。因为内容是承续青阳腔《槐荫记》而来,其中的"孝感"色彩依然很浓,因而严凤英在解放前主演
董永遇仙传说戏曲作品考述
作者: 纪永贵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曲研究  戏曲选本  董永  戏曲作品  中国古典戏曲  故事  考述  传说  传奇  黄梅戏 
描述:董永遇仙传说最早与戏曲结缘是在元代,并最终赖戏曲形式大扬于世,形成经典文本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宋话本《董永遇仙传》之后,至今没有发现这个故事进入明清小说视野的任何痕迹,它只向戏曲形式一边倒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值得考虑。第一,这个故事所宣示的只是民俗理想,所以除了文人在笔记中偶一实录外,不能点燃他们的热情。除曹植将之写入诗歌《灵芝篇》,整个封建时代,文人在诗文中几乎从不咏及此事。笔者认为孝的道德身份与文人的艺术精神不相合拍,所以不能激起他们的诗情雅兴;同时,这个故事中也不包含文人所崇尚的爱情模式,所
谈谈董永遇仙
作者: 纪永贵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董永  石刻画像  中国古代  原型  曹植  搜神记  高昌侯  故事  传说  卖身 
描述:孝子董永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中的一位,故事表彰的是他卖身葬父的至孝品质,他也因此成了一个遇仙传说的主角。董永遇仙经历了近两千年的传播与演变,是黄梅戏《天仙配》的原型,影响颇大。因为董永最先所遇的仙女叫织女,
董永遇仙传说戏曲作品考述
作者: 纪永贵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董永遇仙传说最早与戏曲结缘是在元代,并最终赖戏曲形式大扬于世,形成经典文本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宋话本《董永遇仙传》之后,至今没有发现这个故事进入明清小说视野的任何痕迹,它只向戏曲形式一边倒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值得考虑。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浅谈黄梅戏人才的发现和培养
作者: 方文章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人  剧团  艺术人才  樟木  业师  艺术事业  演员  新秀  黄梅戏  枕木 
描述:《淮南子·真》篇说:钟山之玉,用炭火烧上三天,其色泽不变。《史记·司马相如传》载: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方可区别。说的是鉴别玉的真伪,要烧它三天三夜;辨别枕木和樟木,须经过七年之久。这可以形象地说明:衡量、判断一个人有无前途,不能只看一时一事的表现。要经过长期的实际考验,方能识别其品质高低和能力大小乃至有无作为。因此这对我们发现和培养黄梅戏艺术人才,推动其兴旺发展大有裨益,值得引以为鉴。
见微知著 彰往昭来——从东至县黄梅戏与目连戏、文词戏的盛衰谈起
作者: 方文章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安庆  文词  徽州  隆庆年间  东至县  文化中心  黄梅戏  目连戏  戏曲 
描述:东至县是由东流、至德两个毗邻县合并而成的。该县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其东与“徽池雅调” 的摇篮徽州、池州唇齿相依;西北隔长江与黄梅戏的发祥地——历史上的戏曲之乡怀宁首府安庆、望江相对;西南与文词戏、饶河调(赣剧)的流行地赣北波阳、彭泽接壤。明正德(公元1505—1521)以来,徽、池二州逐渐成为皖赣一带的经济、文化中心。明隆庆年间,海瑞巡按江南,曾驻节建德(即今东至县的至德部分)。该县为皖、赣通衢,乃商贾、民间班社艺人的必经之地。这种良好的地理
源于生活有感而发-黄梅戏《锁夫》创作始末
作者: 方文章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贤内助  耳门  创作始末  拙笔  写家  乡亲  独角戏  群众文化工作  源于生活  黄梅戏 
描述:我家在农村,又长期在家乡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对哺育我的故乡山水草木都怀有深深的依恋之情,乡亲父老的喜怒哀乐最能拨响我的心弦。因此,我常想用自己的拙笔写写家乡的变迁,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日趋繁荣,“两户”如雨后春笋,呈现出生气勃勃的好形势;也想写点由于十年动乱遗留下来的形形色色的不正之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