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0图]汤用彤集
作者: 汤用彤  来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佛教史 
描述:汤用彤集
[0图]天台山佛教史
作者: 朱封鳌  来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天台县  佛教史 
描述:本书为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研究课题---“中国名山文化丛书·天台山系列”,系列中的一本,介绍了天台山佛教的历史、重要历史人物等知识。
天台山佛教史
作者: 朱封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本馆藏书 关键词: 天台县  佛教史 
描述:本书为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研究课题---“中国名山文化丛书·天台山系列”,系列中的一本,介绍了天台山佛教的历史、重要历史人物等知识。
[0图]汤用彤全集 第2卷 隋唐佛教史稿
作者: 汤用彤  来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佛教史  哲学 
描述:本册阐述了隋唐两代佛教的发展史,包括隋唐佛教势力之消长、隋唐传译之情形、隋唐佛教撰述、隋唐之宗派等,并包括有关的论文及提纲。
汤用彤与中国现代佛教史研究
作者: 赵建永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史  汤用彤  中国化 
描述:汤用彤在国际东方学研究的视野下,整合新旧治学之道,创造出以跨文化考证和比较为基础的历史诠释学研究方法。由此开掘出丰富的史料,系统阐述了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建构起严整的佛教史研究体系,奠基了中国佛教史学科,并将其真正纳入历史学视阈且获得重要地位,也改变了中国佛教研究依附国外的局面。他通过阐明外来佛教与本土文化从冲突到融合进程,总结出不同文化交流发展的普遍规律,使相关文化史研究进入新时期。其研究范式一直被海内外学界奉为圭臬。
近代学者的菩提达磨研究:以汤用彤先生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 姚彬彬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史  汤用彤  菩提达磨 
描述:以汤用彤先生对菩提达磨的研究为考察中心,回顾并总结了近代汤用彤、胡适、吕澂为代表的几位佛教史研究学者的研究成绩.对于汤用彤等学者经考证辨伪,所厘定之文献中记述的菩提达磨生平的史实与传说的界限、其思想理路之来源与关于其与后世禅宗之关系,进行总结和探讨.文章认为,汤用彤先生等近代学者对菩提达磨的研究,确立其历史地位并还其非神圣的形象,援引史实,判定真伪,大体上阐明了菩提达磨的思想理路及其渊源.
红尘禅仙:成都的佛道信仰和民间生活
作者: 史幼波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本馆藏书 关键词: 佛教史  道教史  成都市 
描述:红尘禅仙:成都的佛道信仰和民间生活
佛教研究方法谈(二)
作者: 葛兆光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法  佛教史  佛教经典  佛教研究  文献研究 
描述:佛教的东西很多,一个两千多年流传的宗教,它的历史、教义、组织、戒律、图像、仪式,不同的地区的传授方式,不同时间中的变化,都很复杂,就像苏东坡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研究者也不可能把佛教的东西全搞清楚,以前有人就告诫说,有两种学
佛教研究方法谈(二)——佛教研究的一般途径(上)
作者: 葛兆光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法  佛教史  佛教经典  佛教研究  文献研究 
描述:佛教的东西很多,一个两千多年流传的宗教,它的历史、教义、组织、戒律、图像、仪式,不同的地区的传授方式,不同时间中的变化,都很复杂,就像苏东坡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研究者也不可能把佛教的东西全搞清楚,以前有人就告诫说,有两种学问不要碰,一是红学,扯不清的红楼梦之学,已经数到曹雪芹的头发了嘛,不止是细琐,而且是越弄越远了;还有一个是佛学,太深太麻烦,像一个唯识学,那里的名词概念逻辑,就得让你"皓首穷经",毕生都出不来.佛教的东西实在太多,研究的路数也很多,没有办法,我们只好把它切开来说,大
汤用彤佛学研究的文化特质
作者: 胡永辉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问题意识  佛教史  文化特质  汤用彤  佛学研究 
描述:汤用彤将“汉以后中国佛学的发展”看作不同文化冲突融合的已有案例来研究,因此,他的文化主张与其佛学研究有着内在精神上的暗合。汤用彤通过自己广搜精求的佛学研究,表达了对当时文化研究失于浅隘的不满。他在研究中,一方面表现出对佛教史上转折性人物、佛教发展的地域性差异、佛学研究方法论等方面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对佛学与中国本土固有思想文化互动问题给予较多讨论,同时也注重在动态的三教冲突与融合中考察中国佛教的发展轨迹,这些都体现出汤先生的佛学研究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质。这一特质根源于他追问“中国文化向何处走”的问题意识。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