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从社会稳定视角探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作者: 崔永江 谢莉莉  来源: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村建设  社会稳定  文化建设 
描述: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农村的社会稳定事关中国社会稳定大局。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农村文化建设水平密切相关。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关键。充分加强和认识农村文化建设,在现阶段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探讨
作者: 刘宝平  来源:福建农业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发展策略  农村建设  现状  背景 
描述:分析农村信息服务网络现状,接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的几种解决方案,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转变观念,开阔思路,提高素质,通过农业信息化,提高农业、农村工作管理能力和信息服务水平,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步伐,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地方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农村建设策略探讨
作者: 蒋群蓉  来源: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策略  农村建设  职院图书馆 
描述:作为地方高职院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地方馆藏资源,在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为农村农民致富提供科学、快速、有效的技术和信息服务。
关于农民增收的政策选择
作者: 陈德银  来源:沿海经济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村建设  增收  中国  农民收入 
描述:关于农民增收的政策选择
四戏盈门
作者: 郑美珍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良种茶  良种化  乡党委政府  农村建设  浙江省嵊州市  谷天  祖孙三代  银毫  珠茶  名优茶 
描述: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贵门乡呈现出了一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的新气象。本小品《四戏盈门》记叙了2014年春,记者采访贵门乡某村农家的祖孙三代关于名茶特色乡的形成,其创新之处在于通过京(绍
文化兴村,百姓需要些啥?
作者: 蒋海洋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广场  黄梅戏剧团  农村建设  詹宝光  社会治安  基层干部  全国文明村  基层领导干部  基层实践  农村文化 
描述:在新农村建设中,在一线实践的工作者行走在乡村,在田间摸爬滚打,他们对农村文化建设有着真实的体验与深厚的感情。近期记者走进了基层,聆听了他们真实的诉求。以扶持为主发展文艺剧团现在农村很多剧团面临着
“振兴老区 服务三农 科技列车大别山行”活动成功举办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科技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科技  农村建设  新县  列车  老区  服务  大别山区  河南省 
描述:5月24日,“振兴老区、服务三农,科技列车大别山行”活动总结大会暨大别山区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座谈会在河南省新县召开,至此,历时5天的“科技列车大别山行”活动圆满结束。[第一段]
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的“牛鼻子”——河南信阳市新农村建设纪实
作者: 牛震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居环境建设  农村建设  乡村建设  河南省信阳市  产业融合发展  扶贫资金  河南信阳  生态宜居  产业扶贫  有机农业 
描述:近年来,信阳市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作为实施可持续脱贫的实践之路,作为建设美丽信阳、小康信阳的具体行动,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生态宜居、产业融合发展的扶贫之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让农民致富有更多选择河南省信阳市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辖8县2区6个管理区(开发区)179个乡镇、3216个村。所辖8个县中,有6个县为大别山集
美丽茶乡乌云山——湖北省英山县红山镇乌云山村发展纪实
作者: 王文彬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群山环抱  农村建设  人间仙境  乌云山  天然氧吧  里米  湖北省英山县  农业旅游  红山镇  茶叶经济 
描述:滴翠的茶山,飘香的果园,清澈的湖水,别致的茶楼,走进湖北省英山县红山镇乌云山村,恍如走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人间仙境,令人流连忘返,不忍归去。初夏时节我慕名来到乌云山村,深深感受到新农村建设散发出的无穷
从村落变化看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
作者: 张怡文  来源:中华建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村建设  村落  麻城市  历史文化传统  大别山南麓  环境因素  社会因素  周边地区 
描述:麻城市地处鄂东北,位于大别山南麓,现存的村落绝大多数是劳动人民根据生活需要充分考虑各种生存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并吸纳周边地区村落建造经验而发展起来的。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条件要求的变化,麻城村落在传承古代文明的同时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变化节奏越来越快。例如:代表村落历史的老房子所剩无几;多数村落的整体布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