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8110)
报纸(26796)
图书(7008)
会议论文(928)
图片(805)
学位论文(674)
本馆藏书(185)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化 (73806)
黄冈名人 (41514)
黄冈景秀 (17299)
黄冈名戏 (11480)
黄冈特产 (366)
黄冈美食 (41)
按年份分组
2017(994)
2016(15031)
2015(11439)
2014(10703)
2013(10566)
2012(10756)
2011(8679)
2010(8747)
2009(7317)
2008(5776)
2007(5669)
2006(4852)
2005(3704)
2004(3632)
2003(3199)
2002(2763)
2001(2327)
2000(2130)
1999(2137)
1997(1904)
1996(1837)
1995(1686)
1994(1649)
1993(943)
1990(1090)
1989(991)
1988(987)
1987(1090)
1983(780)
1957(151)
按来源分组
黄冈日报(13500)
鄂东晚报(3005)
楚天时报(845)
湖北日报(727)
人民日报(210)
楚天都市报(187)
农村新报(136)
楚天金报(107)
人民政协报(72)
武汉晨报(66)
长江商报(62)
武汉晚报(55)
恩施日报(48)
湖北电力报(38)
人民日报海外版(28)
农村金融时报(28)
新民晚报(24)
中国质量报(23)
中国税务报(20)
经济日报(18)
三峡晚报(12)
中国食品报(12)
中老年时报(11)
新民晚报美国版(11)
中国渔业报(10)
中国特产报(7)
中国经济时报(7)
农民日报(6)
中国贸易报(4)
湖北科技报(2)
相关搜索词
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关阳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承  对策  问题  发展  黄梅戏 
描述: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也是安徽省的主要戏曲剧种。黄梅戏原为安徽省安庆市一带的地方戏,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发展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剧种,并扬名海外。2006年黄梅戏入选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如今黄梅戏也面临着与京剧、豫剧、越剧等优秀剧种相同的潜在危机,存在创作萎缩、人才短缺、内容陈旧、尚待进一步加大投入、专业剧团市场不景气等问题。本文具体分析了黄梅戏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论黄梅戏传承与发展的对策
作者: 关阳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承  对策  发展  黄梅戏 
描述:黄梅戏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其起源地虽然不在安庆,但却采用安庆方言进行歌唱和念白,一度被称为"皖剧"。黄梅戏不仅是安庆的名片,也是安徽的名片,大力弘扬黄梅戏艺术是安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只有根植群众,民间艺术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传承创新,生生不息。本文主要提出了几点黄梅戏传承与发展的对策,希望为黄梅戏的发展壮大贡献一份力量。
浅析黄梅戏的唱腔特点
作者: 陈立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唱腔特点  戏曲  黄梅戏 
描述:在中国的文化艺术长河中,黄梅戏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其唱腔具有流畅、质朴、明快与抒情的特点,舞台表现力极强,并且表演细致,真实活泼。如今的黄梅戏早已经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以黄梅戏为出发点重点探讨黄梅戏的唱腔特点,并以此促进黄梅戏的发展,使得黄梅戏不断发展向前,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
浅谈黄梅戏演员如何塑造角色
作者: 赵章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演员  黄梅戏 
描述: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也是安徽省的主要戏曲剧种,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黄梅戏和其他戏曲剧种一样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综合而成的表演艺术,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因此,黄梅戏演员在"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各方面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应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认真研究剧本,把握剧本主题和人物性格特征,体会人物情感,掌握角色行当的程式,并对程式进行选择、组织,使之符合角色形象,充分利用艺术表现手段入情入理地表演,创造角色,塑造艺术
浅谈黄梅戏表演中的发声技巧和情感表现方法
作者: 赵章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发声技巧  情感表现方法  黄梅戏 
描述: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它由各种山歌、民谣发展演变而形成,唱词通俗易懂,唱腔委婉清新、细腻动人,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为了更好地演绎黄梅戏,将其唱腔特点展现出来,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表演经验,对黄梅戏表演中的发声技巧和情感表现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论黄梅戏生活小戏的风格
作者: 邓超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乡村小调  经典之作  黄梅戏  生活小戏 
描述:黄梅戏源自乡村,她的剧目大多都是一些反映农村的生活气息和田间地头的内容为题材,如《打猪草》《王小六打豆腐》《闹花灯》等,这些都是经典的黄梅戏生活小戏。黄梅戏的演出形式很简单,舞台上的道具也很简单,基本上是一桌两椅,表演形式更为简单,没有一套程式动作。可以说当时的黄梅戏并不是阳春白雪,而是下里巴人,这恰恰又是她的基础所在,因而她能在乡村流行。
浅谈黄梅戏的把子功教学
作者: 陈烁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打荡子  把子功  程式化 
描述:把子功是训练黄梅戏演员形体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更是戏曲演员身韵的灵魂。本文就黄梅戏把子功教学的必要性、训练的要点、训练方法进行了相关论述。
昆曲《1699桃花扇》与黄梅戏《桃花扇》之改编比较
作者: 张茈文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昆曲  黄梅戏《桃花扇》  古戏新编 
描述:戏曲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文化形式至今仍然存在于舞台之上,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通过古戏新编的途径赋予戏曲新的活力,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桃花扇》作为我国古典戏曲名著,历来受到广泛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通过浅析昆曲《1699桃花扇》与黄梅戏版《桃花扇》的改编一窥古戏新编现状。
浅谈黄梅戏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 关阳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奇葩  文化环境  发展  黄梅戏 
描述:作为中华戏曲大家族的一朵奇葩,黄梅戏曾经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但是,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黄梅戏同其它许多地方戏一样,由于种种原因,使自身逐渐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本文中笔者对黄梅戏当前的处境及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的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促进黄梅戏的发展。
谈黄梅戏的艺术特点
作者: 关阳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特点  唱腔  黄梅戏 
描述: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至清乾隆年间,主要曲调来源于湖北黄梅县,故而得名。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等多种曲调形式组成,先在农村发展起来,后延伸到城市,逐步形成规模的一个剧种。它以美妙动听的曲调,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通俗易懂的艺术语言,浓郁清新的生活气息著称,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立足于戏曲界,并与京剧、越剧、评语、豫剧一起成为中国五大剧种,深受全国人民和海外人士的喜爱,是全国新兴的著名剧种。本文从艺术风格、声调特色、语言形式、伴奏特点探讨了黄梅戏的艺术特性,为戏迷爱好者提供一些科学的黄梅戏练习指导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