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司马光、苏东坡、朱熹与池州
作者: 方既明  来源:池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池州  朱熹  司马光 
描述:经史满堂春 温和读书人 ——司马光点滴 司马光是我国古代第一流的史学家,他少年击瓮救友,中年主编《资治通鉴》,晚年罢废“熙丰变法”,此三事,近千年来妇孺皆知,士夫景仰。王安石推行新法16年,司马光一年半尽行扫荡。“拗”“犟”二公,适逢君弱臣强的时代,因而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都充分展示了各自的典型形象。司马光去世,朝野恸哭,顶礼膜拜.但转眼之间就追夺赠谥.还要掘墓毁碑,最终他不愧为一位伟人和先哲.从而赢得人民世世代代的崇敬。影响之所及,就连远离司马氏主要活动中心的江南池州,也留下他的遗闻轶事。
从引据书目看朱子对李时珍的影响
作者: 陈国代  来源:中医药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熹  李时珍  思想  文献 
描述:《本草纲目》与《濒湖脉学》,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代表作。李时珍花费数十年的精力,披阅众多的古代文献,摘录其中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又通过实地采摘药物,写成不朽的药物学巨著,从其所列引据与朱熹有关的书目来看,李时珍的治学思想受朱子思想的影响。
晦翁之疑濒湖之证——论朱熹治学思想对李时珍的影响
作者: 陈国代  来源:中医药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脉学  朱熹  李时珍  考证 
描述: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治学上强调格物致知,在治经上重视疑经改经。在阅读郭雍医书时,发现其引用丁德用密排三指法为笼统之说,提出人体寸关尺三部的定位未确指之说,存疑以俟高明。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承接朱熹的研究,著《脉诀考证》以定高骨为关之说。
朱熹教育思想浅论
作者: 刘清  来源:大学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熹  读书  教育思想 
描述:朱熹教育思想是以“明人伦”为教育目的,“变化气质”为教育作用,“存天理,去人欲”为根本任务,其核心是道德教育思想,主张以道德原则代替功利原则。他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及读书上有着十分精辟的见解。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有重要的启示。
熊十力对朱、王《大学》“格物致知”诠释的整合
作者: 赵卫东  来源:儒学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熊十力  王阳明  格物穷理  致良知  朱熹 
描述:朱熹与王阳明分别站在理学与心学的立场上,对《大学》“格物致知”做出了不同的诠释。熊十力在对这两种诠释进行了深入比较之后,提出了自己对“格物致知”的独特理解。在对“致知”的诠释上,熊先生采取王阳明之说
读书“数字”经
作者: 小亭  来源:党建文汇(上半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陈中凡  读书方法  朱熹  韩愈 
描述:心眼专一:宋代朱熹强调读书要“心眼专一”。他说:“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即不专一,却只能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二分群书:清末梁启超每天将所要读的书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的,粗读;一类
从对“致知在格物”的不同诠释看新儒学的问题意识:从朱熹和王阳明到熊十力
作者: 张庆熊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格物  熊十力  致知  王阳明  朱熹 
描述:“致知在格物”是中国儒家古代经典《大学》中的名句。宋明时期,朱熹和王阳明对于这句话中“致知”、“格物”及其关系的含义做了不同的诠释,反映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间的重大差异。到了现代,熊十力在《读经示
熊十力对朱、王《大学》“格物致知”诠释的整合
作者: 赵卫东  来源:齐鲁文化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熊十力  王阳明  格物穷理  致良知  朱熹 
描述:朱熹与王阳明分别站在理学与心学的立场上,对《大学》"格物致知"做出了不同的诠释。熊十力在对这两种诠释进行了深入比较之后,提出了自己对"格物致知"的独特理解。在对"致知"的诠释上,熊先生采取王阳明之说
被误解的朱熹
作者: 铁皮鼓  来源:内蒙古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天理”  朱熹  误解  武夷山  黄梅戏 
描述:有一出经典的黄梅戏叫《朱熹与丽娘》,讲的是朱熹在武夷山讲学的时候,被一位年轻貌美但不甘心做封建礼教殉葬品的节妇胡丽娘给迷惑了。胡丽娘通过各种雅趣方式来引诱朱熹,想让他身败名裂,不料却真的爱上了朱夫子。然而,这段
熊十力“欲皆从理”与朱熹“存天理,去人欲”之比较
作者: 刘兴淑  来源:2004年当代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熊十力  朱熹  理欲观  体用哲学  宋明理学  本体论 
描述:本文讨论:理欲关系历来是中国哲学讨论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宋明以来,基于不同的本体意识和侧重点,必然导致不同的理欲观。熊十力依据自己的“体用不二”的本体论、心物合一的泛心论,提出了“欲皆从理”的理欲观。这与朱熹等宋明理学家主张的“存天理,去人欲”思想存在着差异。
上页 1 2 ... 3 4 5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