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8110)
报纸(26796)
图书(7008)
会议论文(928)
图片(805)
学位论文(674)
本馆藏书(185)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化 (73806)
黄冈名人 (41514)
黄冈景秀 (17299)
黄冈名戏 (11480)
黄冈特产 (366)
黄冈美食 (41)
按年份分组
2017(994)
2016(15031)
2015(11439)
2014(10703)
2013(10566)
2012(10756)
2011(8679)
2010(8747)
2009(7317)
2008(5776)
2007(5669)
2006(4852)
2005(3704)
2004(3632)
2003(3199)
2002(2763)
2001(2327)
2000(2130)
1999(2137)
1997(1904)
1996(1837)
1995(1686)
1994(1649)
1993(943)
1990(1090)
1989(991)
1988(987)
1987(1090)
1983(780)
1957(151)
按来源分组
黄冈日报(13500)
鄂东晚报(3005)
楚天时报(845)
湖北日报(727)
人民日报(210)
楚天都市报(187)
农村新报(136)
楚天金报(107)
人民政协报(72)
武汉晨报(66)
长江商报(62)
武汉晚报(55)
恩施日报(48)
湖北电力报(38)
人民日报海外版(28)
农村金融时报(28)
新民晚报(24)
中国质量报(23)
中国税务报(20)
经济日报(18)
三峡晚报(12)
中国食品报(12)
中老年时报(11)
新民晚报美国版(11)
中国渔业报(10)
中国特产报(7)
中国经济时报(7)
农民日报(6)
中国贸易报(4)
湖北科技报(2)
相关搜索词
闻一多梁实秋文艺思想异同比较及其他
作者: 李乐平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异同比较  文艺思想  闻一多  其他  梁实秋 
描述:闻一多和梁实秋清华前后都推崇浪漫主义,归国后都转为古典主义倾向,但却始终贯穿着唯美主义追求。前者倡导新诗的三美理论,后者则坚守文学的人性价值。因为他们都是承继古今借鉴中外的优秀理论家,这才铸就他们留待文学史评说,并永远也说不尽的重大理论,且敢于引领潮流挑战权威。但闻一多最终又由唯美艺术追求者,转变为功利文学强调者,发展为时代的鼓手。梁实秋却始终坚守古典主义追求。即便在抗战烽火中,仍沉浸在《雅舍》,随想着他之《修养篇》等。他们的最终差异,最重要的是梁实秋没有闻一多那种“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
闻一多和胡适诗学的差异与贡献比较
作者: 李乐平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胡适  比较  闻一多 
描述:闻一多和胡适相同者,仅只作为文学载体的白话入诗,针对旧诗格律的新诗追求。他们更多者则是差异,如对诗之语言俗雅,对诗之节奏,对诗之外在形式要求等均不相同。闻一多的音乐美和建筑美貌似各自独立,却合二为一构成辩证统一关系,即音乐美必然导致建筑美,建筑美则更加音乐美。胡适所尊崇的诗之自然音节和诗体大解放,也存在互为因果关系。强调自然音节就势必导致诗之散文化,进而导致诗体大解放。胡适诗论诗作的历史贡献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价值,但闻一多的诗论更是诗歌历史发展和要求的必然。虽然从整体看闻一多诗作有诸多不完美之处,但相对胡
从对“致知在格物”的不同诠释看新儒学的问题意识:从朱熹和王阳明到熊十力
作者: 张庆熊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格物  熊十力  致知  王阳明  朱熹 
描述:“致知在格物”是中国儒家古代经典《大学》中的名句。宋明时期,朱熹和王阳明对于这句话中“致知”、“格物”及其关系的含义做了不同的诠释,反映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间的重大差异。到了现代,熊十力在《读经示要》中讲解《大学》时主张把王阳明对“致知”的诠释与朱熹对“格物”的诠释结合起来,表现出他所意识到的宋明理学与心学中各自的问题,以及他所发觉的以“良知”为基础的道德和以“认知”为基础的科学之间的张力。熊十力的这种综合工作标志中国现代新儒家从致良知的内圣中开出科学民主的外王努力。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