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
按栏目分组
黄冈景秀 (3)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01(1)
1999(1)
按来源分组
科学通报(2)
岩石学报(1)
相关搜索词
大别山中生代钾质岩浆作用与超高压变质地体的剥露机理
作者: 马昌前 杨坤光 许长海 李志昌 CarlEhlers  来源:岩石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碰撞后岩浆作用  超高压变质作用  大别山  岩石剥露  花岗岩成因 
描述:在已知的超高压变质地体中, 大别山是碰撞后花岗岩类侵入作用最为强烈的唯一地区。这里, 中生代的钾玄岩系列和高钾钙碱性系列的侵入岩, 可以依其年龄和组成特征划分为3 组。第 I组, 主要由晚三叠世 (约210 Ma) 二长闪长岩辉长岩体组成, 它可能是在板片断离过程中富集的大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 (板片断离型); 第 I I组, 由中侏罗世- 早白垩世 (160~120 Ma) 的角闪石英二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组成, 主要是由幔源岩浆的分离结晶与地壳混染共同作用的产物 (岩浆底垫型);
大别造山带的去山根过程与机制:碰撞后岩浆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
作者: 李曙光 何永胜 王水炯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碰撞后岩浆作用  埃达克质岩  岩石圈减薄  去山根过程  混合岩 
描述:系统的大别山碰撞后岩浆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大别山加厚镁铁质下地壳在143-131 Ma时发生部分熔融,生成低镁埃达克质岩;130 Ma左右加厚下地壳拆沉,引起了地幔上涌,产生了130 Ma以后的大规模镁铁质和花岗质岩浆作用.在大别山低镁埃达克岩形成同时,已折返至中地壳的北大别岩片也发生部分熔融,产生北大别混合岩.本文论证了在山根垮塌前,诱发大别山中、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需要造山带加厚岩石圈地幔根先期发生了减薄.根据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地温梯度(6.6℃/km)和玄武质地壳熔融温度(1000℃),可估计
大别-苏鲁造山带碰撞后的岩石圈拆离
作者: 李曙光 黄方 李晖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碰撞后岩浆作用  苏鲁造山带  岩浆板底垫托  地震层析成像  地壳缺失  地幔上涌  岩石圈拆离  大别 
描述:应用地质、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3个方面已有的研究结果, 探讨大别-苏鲁造山带碰撞后岩石圈拆离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时代.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UHPM)岩第1次快速冷却时代(226~219 Ma)与秦岭-苏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