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学位论文(3)
按栏目分组
黄冈景秀 (3)
按年份分组
2017(1)
2014(1)
2011(1)
按来源分组
南京师范大学(2)
安徽大学(1)
相关搜索词
大别山地区原矛头蝮属一新种的确定及原矛头蝮属线粒体基因组演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 黄欣  来源:安徽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分类学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发生  大别山原矛头蝮 
描述:2011年7月在中国安徽省大别山区进行了一次两栖爬行动物调查的科研项目,调查期间在鹞落坪自然保护区(116°04’12" N,30°58’17" E,1210m asl)采集到一条新的蝮蛇样品(标模号:AHU2011-EE-Hp01),随后于2012年9月在此区域内再次捕获一条同样的蝮蛇新种,标本号
全文:2011年7月在中国安徽省大别山区进行了一次两栖爬行动物调查的科研项目,调查期间在鹞落坪自然保护区(116°04’12" N,30°58’17" E,1210m asl)采集到一条新的蝮蛇样品(标模号:AHU2011-EE-Hp01),随后于2012年9月在此区域内再次捕获一条同样的蝮蛇新种,标本号:AHU2012-EE-Hp01。蛇体全长为836mm,身体呈现土黄色,体背上布有56条褐色的横纹。标模的第四片上唇鳞与眼下之间隔有2块鳞片,此外尾尖颜色呈现橘红色。以上所有特征的集合都证明了本次所捕捉到的蛇体
大别山越南蜉Vietnamella dabieshanensis和桶形赞蜉Paegniodes cupulatus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测定(昆虫纲:蜉蝣目)
作者: 王玉玉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线粒体基因组  桶形赞蜉  系统发生  大别山越南蜉  蜉蝣目 
描述:蜉蝣是现存最古老的有翅昆虫之一,其所具有的许多特征对重建有翅昆虫的起源及进化意义极大。近年来,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及其结构在昆虫系统学研究中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关于蜉蝣目的系统发生位置无论是基于形态还是分子证据的意见之间都始终存有争议。相信更多蜉蝣线粒体基因组(mtDNA)的测定可以为昆虫系统发生关
全文:蜉蝣是现存最古老的有翅昆虫之一,其所具有的许多特征对重建有翅昆虫的起源及进化意义极大。近年来,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及其结构在昆虫系统学研究中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关于蜉蝣目的系统发生位置无论是基于形态还是分子证据的意见之间都始终存有争议。相信更多蜉蝣线粒体基因组(mtDNA)的测定可以为昆虫系统发生关系的重建提供更多有用信息,对明确蜉蝣的进化关系也会提供更多线索。 本研究测定了大别山越南蜉Vietnamella dabieshanensis和桶形赞蜉Paegniodes cupulatus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
大别山越南蜉Vietnamella dabieshanensis 和桶形赞蜉Paegniodes cupulatus 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测定
作者: 王玉玉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线粒体基因组  桶形赞蜉  系统发生  大别山越南蜉  蜉蝣目 
描述: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