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8110)
报纸(26796)
图书(7008)
会议论文(928)
图片(805)
学位论文(674)
本馆藏书(185)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化 (73806)
黄冈名人 (41514)
黄冈景秀 (17299)
黄冈名戏 (11480)
黄冈特产 (366)
黄冈美食 (41)
按年份分组
2017(994)
2016(15031)
2015(11439)
2014(10703)
2013(10566)
2012(10756)
2011(8679)
2010(8747)
2009(7317)
2008(5776)
2007(5669)
2006(4852)
2005(3704)
2004(3632)
2003(3199)
2002(2763)
2001(2327)
2000(2130)
1999(2137)
1997(1904)
1996(1837)
1995(1686)
1994(1649)
1993(943)
1990(1090)
1989(991)
1988(987)
1987(1090)
1983(780)
1957(151)
按来源分组
黄冈日报(13500)
鄂东晚报(3005)
楚天时报(845)
湖北日报(727)
人民日报(210)
楚天都市报(187)
农村新报(136)
楚天金报(107)
人民政协报(72)
武汉晨报(66)
长江商报(62)
武汉晚报(55)
恩施日报(48)
湖北电力报(38)
人民日报海外版(28)
农村金融时报(28)
新民晚报(24)
中国质量报(23)
中国税务报(20)
经济日报(18)
三峡晚报(12)
中国食品报(12)
中老年时报(11)
新民晚报美国版(11)
中国渔业报(10)
中国特产报(7)
中国经济时报(7)
农民日报(6)
中国贸易报(4)
湖北科技报(2)
相关搜索词
长沙传统花鼓戏用韵考
作者: 彭婷  来源:中南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花鼓戏  音韵学  语言学 
描述:花鼓戏是湖南的传统民间小戏,常年驻扎在农村,曲艺风格贴近民众,韵味醇厚。其语言学意义表现在:口语化程度高,对一定时期内流行区域的方言有较多反映。本文以长沙传统花鼓戏剧本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传统剧目28出,运用韵脚字系联法将统计得出的574个韵段进行分析、归纳,并辅助以谐音、相关度统计等其他方法,最后得
全文:花鼓戏是湖南的传统民间小戏,常年驻扎在农村,曲艺风格贴近民众,韵味醇厚。其语言学意义表现在:口语化程度高,对一定时期内流行区域的方言有较多反映。本文以长沙传统花鼓戏剧本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传统剧目28出,运用韵脚字系联法将统计得出的574个韵段进行分析、归纳,并辅助以谐音、相关度统计等其他方法,最后得出长沙传统花鼓戏韵部系统共十二部,含阴声韵九部,阳声韵三部。 本文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从音韵学角度,讨论了花鼓戏用韵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研究方法;接着谨遵韵脚字系联法的步骤,第二章侧重材料分析,包括甄
战斗着的诗人:论胡风批评实践及其文化命运
作者: 李欢英  来源:中南大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批评实践  文化命运  胡风 
描述:“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文艺理论的精髓,胡风以其自身的批评活动实践着他所倡导的人生观与艺术观的统一,同时也展现了一个“战斗着的诗人”的形象。本文结合胡风现实主义理论特色与批评实践,对“战斗着的诗人”这一精神气质上的个性特征进行阐发,并由此对胡风文化命运进行解析与反思。 全文分为四个部
全文:“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文艺理论的精髓,胡风以其自身的批评活动实践着他所倡导的人生观与艺术观的统一,同时也展现了一个“战斗着的诗人”的形象。本文结合胡风现实主义理论特色与批评实践,对“战斗着的诗人”这一精神气质上的个性特征进行阐发,并由此对胡风文化命运进行解析与反思。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胡风现实主义理论特色 这一部分主要作为一个背景梳理,勾勒出胡风现实主义理论的特色——强烈的意识形态性、深厚的五四情结与鲜明的主体性——为胡风“战斗着的诗人”形
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的追寻
作者: 肖辉  来源:中南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疏释  徐复观  中国艺术精神  探讨  疏漏 
描述:徐复观(1903-1982)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20世纪中国人文学术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半生戎马,半生著述,纵横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疏释是在以20世纪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在现代中国文化处于危机四伏的情况下
全文:徐复观(1903-1982)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20世纪中国人文学术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半生戎马,半生著述,纵横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疏释是在以20世纪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在现代中国文化处于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徐复观提出要以道德与艺术两大擎天之柱来支撑起中国文化的生命精神,以庄子的思想为核心意旨来疏释中国艺术精神,为中国人文艺术开掘出一片“为人生而艺术”的新天地。徐复观尽管对中国艺术精神持维护的立场,但对现代艺术却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