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大别山东北部桐城陶冲地区榴辉岩的岩石学特征
作者: 吴维平  来源: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大别山造山带  榴辉岩  桐城陶冲地区  岩石学特征 
描述:金刚石(Xuetal.,1992)的发现,使之成为全球范围内剥露最深、出露最好的造山带之一。由南往北,大别山造山带由如下特征性构造岩石单位所组成:(1)前陆带:(2)张八岭岩群和宿松岩群-扬子大陆板块
大别山DJS蛇纹岩体中的天然碳硅石*4
作者: 徐树桐 吴维平  来源:2005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地幔说  沉积岩  蛇纹岩体  岩石成因  天然碳硅石  幔源钙碱性火山岩 
描述:第一例天然碳硅石是诺贝尔奖得主Henri Moissan于1893年在陨石中发现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矿物.起初很多地质学家提出质疑,认为是切制样品时卷入的人造碳化硅(silicon carbide).但是由于Henri Moissan证明他从未用过人造碳化硅制备样品,从而消除了所有的怀疑.80-90年代,曾经在一些沉积岩中发现过次生的天然碳硅石,但原位的天然碳硅石只发现于陨...
大别山南部宿松群的组成及形成时代
作者: 高道明 吴维平  来源:安徽地质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宿松群  中元古代  变花岗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  大别山南部 
描述: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根据对大别山南部的区域地质调查和同位素年代学测定,对宿松群的组成和形成时代进行了研究.进一步论证了宿松群可解体为以变质侵入岩为主的蒲河杂岩和变质沉积岩为主的宿松岩群两部分.前者主要分别在原宿松群虎踏石组和蒲河组的范围内,组成岩石变花岗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为主,其原岩主要为形成于新元古代的花岗岩类和基性侵入岩;后者主要分布在原宿松群大新屋组和柳萍组范围内,组成岩石主要为变质碎屑岩和化学沉积岩,可分为大新屋岩组和柳坪岩组,是不整合在古元古代二长花岗片麻岩之上,时代为中元古代早期.
大别山东部桐城挂镇盆地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专属性研究
作者: 吴维平 胡召齐 佩明 董小平  来源:2011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成矿专属性  铜矿  火山岩  大别山地区  地球化学特征 
描述:通过对大别山东部桐城挂镇盆地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了解了其形成原因,并进行了区域地质研究,研究表明,挂镇盆地中分布有多个铜矿点,为其具备Cu矿成矿专属性提供重要依据。
大别山东部桐城挂镇盆地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征及其成矿专属性研究
作者: 吴维平 胡召齐 佩明 董小平  来源:2011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陆褶冲带及前陆盆地。上述各构造—岩石单位均以断裂带或剪切带相互接触。挂镇火山岩盆地位于郯庐断裂带南段(桐城-太湖断裂带),其北西为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南东为新生代盆地。挂镇火山岩盆地出露面积1
大别山造山带梳状断裂构造系统的识别
作者: 张勇 吴维平 江来利  来源:2004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同位素年代学  野外考察  构造地质  高压变质岩带  大别山造山带  遥感解译  脆性断裂  岩浆作用  发育  南大别山  大别山碰撞造山带  断裂系统  断裂构造  燕山期花岗岩  新生代构造  构造系统  北淮阳构造带  陆碰撞造山带  构造单元 
描述:近15年来,针对大别山碰撞造山带,许多研究者就其变质地质,构造地质,岩浆作用和同位素年代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一致认为它是印支期陆-陆碰撞造山带。大别山出露全球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超高压变质岩带,吸引了国内外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大别山中-新生代构造的研究还较少。通过遥感解译和野外考察,我们发现大剐山存在一种梳状断裂构造系统;其表现是,在北淮阳构造带发育近东西向的大型脆性断裂和韧性剪切带,像一把梳子的梳背。在北大别山构造单元发育密集的北东走向的脆性断裂,形如梳齿。在南大别山构造
大别山碧溪岭榴辉岩金红石的赋存状态和微量元素特征
作者: 吴维平 徐树桐 江来利 张文兰  来源: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碧溪岭榴辉岩位于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东部,主要由层状的浅色榴辉岩和层状深色榴辉岩组成。两类榴辉岩均不同程度的含有金红石,在ZK002孔中,化学分析资料表明,浅色榴辉岩含金红石TiO2 0.40%~0.45%,深色榴辉岩含金红石TiO21.44%~3.53%。榴辉岩中
大别山南部蕲春至宿松一带花岗片麻岩的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时代
作者: 吴维平 江来利 孙仁伟  来源:山东省地质学会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大别山南部蕲春至宿松一带花岗片麻岩的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时代
大别山低级变质岩的构造背景
作者: 徐树桐 吴维平 陆益群 汪德华  来源:地质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弧前盆地  大别山  洋壳  增生楔 
描述:大别山南北两侧的浅变质岩是碰撞造山以前洋壳俯冲造山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木兰山片岩或张八岭群是俯冲的洋壳;苏家河群、信阳群和佛子岭群是由洋壳俯冲形成的海沟沉积,并因俯冲过程中的前进变形而形成增生楔;杨山煤系和梅山群是石炭纪弧前盆地沉积,并因俯冲过程中的前进变形而被增生楔逆掩.宿松群是扬子大陆被动边缘沉积,不是俯冲造山带的成员.因洋壳俯冲形成的弧和弧后盆地可能已被新生界沉积物掩盖.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是碰撞造山后期从深部折返的外来体.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正好处于洋壳和增生楔之间,破坏了早期洋壳俯冲造山带的完整性,
大别山南部的低级变质岩:宿松群和张八岭群
作者: 徐树桐 吴维平 陆益群 汪德华  来源:安徽地质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宿松群  大别山  张八岭群  低级变质岩 
描述:大别山南部的浅变质岩指宿松群和张八岭群。前者为扬子大陆被动边缘沉积,不整合在扬子大陆晚元古代的结晶基底之上,后者为古大别洋的洋壳,它和北部浅变质岩佛子岭群和梅山群一起,与洋壳俯冲造山带主要构造单元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上页 1 2 ... 6 7 8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