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嬗变论
作者: 王泽龙  来源:2004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从“五四”白话新诗运动中兴起的意象小品诗到郭沫若刮起的凤凰涅榘式的现代诗歌,这场意象革新的飓风,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对旧的诗歌意象体系的逐步瓦解与破坏。新诗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清理地基、重建大厦成了新诗面临的紧迫任务。这时的诗坛应运而生两路新军:一路是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格律诗派,一路是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诗人。
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嬗变论
作者: 王泽龙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前期  闻一多诗歌  意象艺术  后期 
描述:文章探讨了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的嬗变特征。前期意象艺术重在对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化用,并以诗歌意象的繁复性与视觉性建构,表现出对“五四”后新诗潮的反思;后期意象倾向主要体现了对传统审美观念、传统文化的隐喻性检讨与重新审视,明显反映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潮的影响。
略论湖北现代文学特征及其文化传统
作者: 王泽龙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庄子》  楚文化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史  闻一多  文学特征  艺术品格  象征主义  《雷雨》 
描述:湖北地处中国内陆中心,从近代到现代一直是中国社会大演变的一个重要舞台,武汉几乎成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向中国腹地扩张渗透的中心城市。无论是东南沿海列强入侵的炮声,还是上海大都市洋场社会的西方文化风气,对地理位置与文化传统相对开放的长江中下游湖北地区的影响都是十分突出的。在本世纪初曾有人预言:湖北将是新世纪“竞争最剧最烈之场,将为文明最盛最著之地。”①湖北在20世纪初叶就成为仅次于上海的重要工商业基地,在现代一直是内陆经济的中心。继近代成为辛亥革命首义之区后,20年代又成为大革命的心脏地带,土地革
李金发在新诗史上的位置刍议
作者: 王泽龙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象征诗派  徐志摩  新格律诗  象征主义诗歌  新诗史  闻一多  李金发  新诗发展  中国新诗  五四新诗运动 
描述:李金发在新诗史上的位置刍议
李金发在新诗史上的位置刍议
作者: 王泽龙  来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象征诗派  徐志摩  新格律诗  象征主义诗歌  新诗史  闻一多  李金发  新诗发展  中国新诗  五四新诗运动 
描述:李金发在新诗史上的位置刍议
论20年代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
作者: 王泽龙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诗歌  意象艺术  20年代 
描述:文章阐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的嬗变及其特征:胡适倡导的白话新诗运动是以意象派理论作为外缘性动力与理论基础的;郭沫若的《女神》初步体现了意象诗质与意象诗式的现代性变革;闻一多代表的新格律派诗,以对传统诗歌意象的转化、对诗歌意象的视觉性建构为特征,反映了五四后回眸传统、反思五四诗潮的倾向;李金发代表的象征派诗歌,以象征意象的创造与象征意象思维的运用,显现了中国诗歌意象体系的异质性变革。并总结了20年代意象艺术的特征。
闻一多的诗歌节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泽龙 王雪松  来源:闻一多诞辰110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节奏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中国现代诗学与诗歌实践的一个重要的本体性问题。研究闻一多节奏诗学及其实践,对我们现代诗学与新诗本体形式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闻一多1921年在清华文学社作
闻一多的诗歌节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泽龙 王雪松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节奏观  节奏功能  闻一多诗歌 
描述:在闻一多看来,诗歌节奏贯穿诗歌的内在精神和外在形体,是诗歌不可或缺的元素。节奏不仅是手段,更是结构本身。据此,闻一多构建了一种大的节奏观,尤为强调节奏的功能作用。其前期节奏理论以均齐为宗旨,注重视觉节奏和听觉节奏的交响,并在节奏节制情感的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有益尝试。
美丽的沉默和真诗的旨趣:关于朱英诞诗歌的对话
作者: 王泽龙 程继龙 钱韧韧 倪贝贝 罗燕玲 马雪洁 任祎男 曾琦珣 石燕波 杨葵  来源:扬子江诗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艾青  创作时间  学史  隐逸诗  现代文学  中国新诗  王泽  朱英诞  人民文学  诗创作 
描述:时间:2013年5月30日地点: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代文学教研室王泽龙:朱英诞是20世纪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被长期遗忘的优秀诗人。近一些年来开始被关注。在谢冕先生主编的《中国新诗总系》(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中,共选取了朱英诞的诗歌26首,数量为第3位,列艾青、闻一多之后,比第4名郭沫若的23首多3首。现在公开发表或结集出版的朱英诞的诗,还不到朱英诞诗歌的10%。近两三年,我们在朱英诞家属的大力协助下,收集整理后,初步定稿的新诗已经有3100多首,现代旧体新诗近700首,还有大量的诗歌论述文献等。朱英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