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9)
按栏目分组
黄冈名戏 (9)
按年份分组
2011(2)
1998(1)
1994(1)
1988(2)
1987(1)
1984(1)
1983(1)
按来源分组
黄梅戏艺术(7)
戏剧报(1)
上海戏剧(1)
相关搜索词
黄梅戏人才的培养与戏剧教育观念的更新-戏剧教育改革漫谈
作者: 刘宝亮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戏剧教育  综合型教学  艺校  教学模式  戏曲传统  人才的培养  黄梅戏  新时期戏剧  表演专业 
描述:三十年来,我们省艺校在黄梅戏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出了如黄宗毅、黄新德、梅伟慈、马兰、吴琼、杨俊、吴娅玲、陈小芳、袁玫、张辉等不少人才。但其前进步伐,却十分缓慢,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新时期戏剧艺术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戏剧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时期戏剧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新课题。新时期黄梅戏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新时期黄梅戏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条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法?怎样才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黄梅戏人才。
严凤英唱腔初探
作者: 申非伊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观众  唱腔  性格  演员  严凤英  艺术魅力  人物形象  银幕  戏曲传统  黄梅戏 
描述:每当人们谈起黄梅戏那丰富多采、委婉清丽、具有荡气回肠艺术魅力的声腔,无不十分自然地与严凤英联系在一起。在她短暂的三十八年的人生里程中,闪耀着熠熠生辉的艺术才华。她所塑造的时代各异、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至今仍不时出现在银幕上;她那甜美的声音,仍在长空中回响;她的音容笑貌,犹时时浮现在广大观众的记忆里。长期以来,她已成为中、青年演员的学习楷模。
谈谈“载歌载舞”
作者: 孙怀仁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动作  花鼓灯  表演艺术  歌舞剧  《孔雀东南飞》  舞蹈  戏曲传统  黄梅戏  中国戏曲  水袖 
描述:“载歌载舞”是黄梅戏表演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其“歌”就是歌唱,其“舞”,一般说就是要跳起来,是手舞足蹈的舞蹈场面.我理解戏剧舞台上的“舞”分两大类,一是歌舞类的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等等;另一类是戏曲类.戏曲传统的身段程式,如起霸、趟马、走边是舞,指法、扇子、水袖、髯口、翎子等功法也是舞;“二龙出水”、“倒脱靴”等调度是舞,开打、斛斗也是舞;边唱边跳是舞,雕塑状的造型亮相也属舞的范畴.歌唱,是所有戏曲剧种都少不了的,
再谈继承戏曲传统
作者: 柏木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再谈  戏曲界  继承  传统剧目  京剧艺术  艺术传统  戏曲传统  戏曲艺术  黄梅戏  中国戏曲 
描述:(一)继承戏曲传统,圈内圈外都非常关注。新中国成立之初,各级文化部门就提出戏曲艺术的继承和出新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干扰,一会儿反保守,一会儿反粗暴,使得艺人们无所适从。在执行"改制改戏改人"的"三改"过程中,虽有积极的一面,也留下了一些后遗症,剧团都国有
论梅兰芳对戏曲人物造型改革带来的启示
作者: 沈阳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物造型  改革创新  艺术革新  梅兰芳  契合点  继承与革新  戏曲传统  戏曲艺术  生活节奏  改革与创新 
描述:从20世纪末至今,戏曲进入了一个比以往任何一个年代都勇于探索、大胆革新的时期,因为人们的观念、思维和生活节奏都在发生变化,人们对戏曲人物造型美的新追求,给戏曲艺术提出了新的课题。观众艺术审美的"喜新厌旧"是必然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要探索,要革新,就必须寻找与时代审美的"契合点"。有的在探索中"契合点"找得比较成功,为演员增色不少,有的"契合点"找得不够准确,盲目地追随模仿影视剧和话剧,过于写实,虽完全遵循了设计法则,却丢失了戏曲造型的程式性、装饰性和可舞性。如何准确地把握好这个"契合点"呢?就必须熟悉并掌握
继承传统,发展传统
作者: 潘剑虹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戏  表演程式  继承和运用  打击乐  舞台调度  武场  话剧  继承传统  艺术形式  戏曲传统 
描述:中国戏剧传统表演艺术形式的特点是:简炼、集中、夸张,形体动作节奏鲜明,表现力强,以虚拟手段来表现实体环境。例如上楼、下楼、爬山、行路、开门、关门、骑马、坐轿等等,都是先辈艺人在困难条件下,创造的“以虚代实,以简代繁,以神传真,以少胜多”的表演方法。有人认为这种表
《乡土戏剧》创刊
作者: 一知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剧团  乡土特色  三并举  中国民族  戏剧  乡土  繁荣发展  乡镇  戏曲传统  第三季度 
描述:湖北省群艺馆出版的《乡土戏剧》(季刊)已于一九八四年第三季度创刊。该刊面向农村乡镇剧团,植根乡土,服务乡土,以发扬具有中国民族气派和乡土特色的戏曲传统,促进社会主义戏剧的繁荣发展为职责。
名剧改编异议
作者: 蓝凡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  舞台形式  新版  母题  传统名  传统剧目  《梁祝》  演员  越剧  戏曲传统 
描述:对戏曲传统剧目进行改编和整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个老话题。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剧目整改作为戏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已经摸索了很长的时间并积累了丰厚的舞台经验和理论认识。然而,新时期以来,重提对传统名剧的整编,其操作性上的指向和意义都是同以往不可同日而语的。新编黄梅戏《红楼梦》、浙江小百花的新版《西厢记》、《上海越剧院的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整编剧目的出现,一
“融合”,我爱你!
作者: 邹文耀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生命  八十年代  三十年  导演  历史继承  现代艺术  融合点  审美情趣  艺术特征  戏曲传统 
描述:我挚爱生育我艺术生命的戏曲传统,我热恋着八十年代的现代姊妹艺术,从戏曲传统中吸取创新的养料,又从现代艺术中捕捉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总想在自己的导演工作中,找到历史继承与现实创造的最佳融合点。我探索融合,在融合中探索,探索使我心惊胆悬,失败却没能使我屈服趴下,终于有幸在湖北大型黄梅戏《于老四与张二女》的执导中,领略了一次融合探索的喜悦。人物行动与戏曲本体艺术特征的融合当有人从文学视角衡量《于》剧剧本主题老化、情节简单、没有深刻矛盾、蹦蹦跳跳、没有搞头的时候,我则从歌舞演故事的戏曲本体特征的艺术角度来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