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
按栏目分组
黄冈景秀 (3)
黄冈名戏 (1)
地方文化 (1)
黄冈名人 (1)
按年份分组
2016(1)
2015(1)
2014(2)
2011(1)
2009(1)
按来源分组
电影评介(1)
人民文学(1)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1)
社会科学辑刊(1)
甘肃理论学刊(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相关搜索词
空间视域下的东坡赤壁及其文化表征
作者: 郭茜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空间  文化记忆  东坡赤壁  东坡 
描述:自北宋乌台诗案之后,东坡躬耕于黄州,并时常携友清游赤壁,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此后,人们便常于黄州赤壁纪念东坡。至清代,黄州赤壁定名为东坡赤壁。作为地理空间,东坡赤壁有断崖壁立,江水平阔,景致殊异。作为记忆空间,自东坡泛舟写下二赋一词之后,文人们于东坡赤壁泛舟、新建建筑、举行仪式,在与东坡相同的空间中怀念东坡、体味其人生兴味。作为想象空间,无论是赤壁图、戏剧或是他处山水,人们都于其中寄予了对东坡赤壁空间的向往,凝结了思考与情感。而东坡赤壁空间所蕴含的符号化内容是对东
历史景观与公共记忆:以黄州东坡赤壁为例
作者: 王灿 赖玉芹  来源:甘肃理论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景观  文化记忆  历史记忆  东坡赤壁 
描述:一个地域乃至国家的民族及其文化认同感取决于公众所共有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记忆。而历史景观作为一个历史见证者,亦扮演着文化象征的重要角色。在历史景观身上,深刻体现着民众对其历史与文化的双重记忆。本文以湖北黄州东坡赤壁为例,依托发生于此的史实与传说,试图探析蕴涵于历史景观之中的民众的公共记忆在诸如文字、仪式等传承媒介中代代相继的原因与过程。
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的东坡赤壁故事
作者: 郭茜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文化记忆  群体认同  黄州赤壁 
描述: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才,他的黄州赤壁之游以及流传千古的前、后《赤壁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已融入了民族文化之中。历代都有以东坡赤壁之游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包括诗、词、文、小说、戏剧、绘画等等,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德国学者阿斯曼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文化记忆理论,可以用来分析关于东坡赤壁之游的记忆如何在文字与仪式的传承媒介中代代相继的原因与过程。
文化记忆视野中的名人故里之争
作者: 舒开智  来源: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选择  权力  文化记忆  记忆 
描述:名人故里之争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在政府的介入和民间的喧哗中,政府和学术界都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很难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据和结果。其实,从文化记忆理论出发,记忆本身具有主观性、建构性和选择性,文化记忆要受到意识形态和权力制度的影响。由此观之,当前出现的名人故里之争,只不过是各地追求经济效益的时髦冲动。
黄冈行:千年黄州
作者: 刘雪荣  来源:人民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  文化记忆  人文气质  大别山  多元融合  黄冈  黄州  历史古城 
描述:黄州,一个有着丰沛文化记忆的历史古城。长江穿三峡过江汉,在黄州陡然折向东南,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大别山巍然耸立,雄眺江淮,赋予黄州多元融合的人文气质。 数字黄州,历史文化波澜壮阔 从数字的角度,对黄冈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做一个高度概括,可以总结为两属十归、两州分合、四戏两祖、八进两出、千六名人、六千遗址、十六大战、十六城池。
浅析地方戏曲文化纪录片的传播价值:以黄梅戏题材的纪录片为例
作者: 林虹宇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戏曲  传播史  文化范式  文化记忆  媒介形态  欧阳宏  传播价值  地方传统文化  媒介传播  审美形态 
描述:一、传播综述(一)概念界定:地方戏曲文化纪录片地方戏曲是我国地方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某一地域独特的审美形态,在当地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和深刻的历史内涵。戏曲通过何种渠道传播对受众产生影响?纵观戏曲传播史,发现传统的戏曲传播以舞台场域为主要阵地,随着社会媒介形态的演进,纪录片逐渐成为戏曲传播的新载体之一。欧阳宏生认为:"社会价值是一部纪录片的意义所在,也是作品的影响力所在。纪录片是最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