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王世贞《本草纲目·序》对该书流传的影响
作者: 翁芳 邢永革  来源:山西中医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流传  王世贞  本草纲目·序 
描述:李时珍历时近三十寒暑撰写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受到明儒王世贞的赞赏,并为其作序。王序不仅促成了《本草纲目》的刊印发行,而且加速了《本草纲目》的广泛流传,也成为了解该书内容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粽子永流传
作者: 雨云  来源:知识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味精  流传  筷子  粽子  菜油 
描述:粽子有荤、素、咸、甜之分,北方以素、甜为主,南方以荤、咸为主。 小时候,我生活在江西九江,物质匮乏时期,母亲包的是素粽。浸好的糯米滤了水,洒些菜油、盐、味精。洗净的芦苇叶卷成尖筒,插根筷子,将糯米一勺勺地舀进尖筒里。舀几下,就用筷子上下捣结实了。尖筒装满了,筷子横在粽叶边,加片小叶搭粽鼻子。麻绳绑结实了,抽出筷子,一个漂亮的牛角粽就包好了。包好的粽子五个五个扎在一起,便于数数,也便于送人。煮熟后的牛角粽,白白的融成一团,晶莹透亮,插根筷子,就可以吃了。有时在糖碗里转一下,沾一点白砂糖,嫩滑滑的加上糖鲜味,
中国人为什么如此热衷用石狮子来把守大门
作者: 默石  来源:现代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筑物  流传  石狮子  吉祥物  中国人 
描述:在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陵墓,甚至是印纽上都常常会见到石狮子的身影,可见中国人历来是把石狮子看做吉祥物的。尤其是在建筑物的门前摆放石狮子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然而狮子并非中国
天台的“干漆夹苎”技艺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档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观世音  流传  天台山  北京故宫博物院  制作技艺  鲜活  工艺美术大师 
描述:1999年初秋,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尊木雕“千手观世音”像,仪态端庄的观世音,微露着娴静的神情,那一只只典雅的纤手,如同有了生命一般的鲜活。这是一位来自天台山的工艺美术大师汤春甫的作品。它的制作技艺是流传在天台山的古老的“干漆夹苎”。
天台的“干漆夹苎”技艺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档案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观世音  流传  天台山  北京故宫博物院  制作技艺  鲜活  工艺美术大师 
描述:1999年初秋,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尊木雕"千手观世音"像,仪态端庄的观世音,微露着娴静的神情,那一只只典雅的纤手,如同有了生命一般的鲜活。这是一位来自天台山的工艺美术大师汤春甫的作品。它的制作技艺是流传在天台山的古老的"干漆夹苎"。
黄梅戏形成、流变考析之一:鄂东是孕育黄梅戏的天然温床
作者: 李玖久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戏曲  楚文化  流传  宫廷舞蹈  民风民俗  鄂东  表演  戏曲艺术  楚国  黄梅戏 
描述:黄梅戏由一个不见经传的地方小戏,一跃而成为风靡全国,流传海外的大剧种后,于是,黄梅戏发源于何地?成了争论的焦点。一时间,我们这里山叫什么名,湖有什么故事,出了什么名人,当年黄梅戏演出如何盛况空前等等,都成了论证黄梅戏发源某一地方的“铁证”。似乎有山就有歌,
嬗变中的湖北黄梅戏声腔
作者: 李玖久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代戏曲  流传  发源  理论家  戏曲声腔  还乡  十年  嬗变  故里  黄梅戏 
描述:嬗变中的湖北黄梅戏声腔
红花开在茂盛的绿叶中——写在《严凤英、王少舫的艺术历程》的前面
作者: 柏龙驹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流传  代表人物  艺术  广泛  王少舫  发展史  严凤英  黄梅戏  中国戏曲  历程 
描述:红花开在茂盛的绿叶中——写在《严凤英、王少舫的艺术历程》的前面
初论严凤英
作者: 丁以胜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流传  中国戏剧  民间歌舞  地方戏  戏曲声腔  生存  流变  弋阳腔  严凤英  黄梅戏 
描述:初论严凤英
曲艺之行走的凤阳花鼓
作者: 李春荣  来源:绿色视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花鼓  流传  明朝  行走  表演者  皇帝  凤阳歌  旋律  黄梅戏  安徽 
描述:我一直很自豪,安徽有两首歌唱响全国,说人人会哼,妇孺皆知决不是虚言。且不说那黄梅戏"树上的鸟儿"唱出了恩爱,唱出了甜蜜,更唱出了一份欢天喜地的解放感。
上页 1 2 ... 5 6 7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