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学苏东坡写高考作文
作者: 晴子  来源:作文素材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考试  高考作文 
描述:《教战守策》是苏东坡26岁参加“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时所写的6篇“进策”中的一篇.是一篇要让皇上亲自过目的“高考作文”。
字如其人:浅谈书写与人格品质的培养
作者: 赵红梅  来源:新课程(小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求长  人格品质  交通警察  心画  笔迹分析  大学问家  意谓  如鱼水  高考作文  面试官 
描述:何谓“字如其人”?据查,字如其人最早源于西汉文学家扬雄讲的一句名言:“书,心画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书法是人的心理描绘,是以线条来表达和抒发作者情感心绪变化的。“字如其人”,意谓人与字,字与人,如鱼水相融,见字如见人。一、字如其人真的“字如其人”吗?小时候就听大人说:字如其人。于是,很小就忙于临摹,以求长进。长大了更知道,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等大学问家,那真是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从而便有了这样的想法:凡大家之字一定了不
专攻:作文成功的必由之路(二)
作者: 周琬琪 王大绩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十七年  学生自由  海子  表达  写作  高考作文  符号  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 
描述: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6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是《北京的符号》。阅卷
2012高考作文预测系列之命题作文“这不是游戏”导写
作者: 豆党锋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中国文化  考生  预测  转型期  多元化  命题作文  游戏  高考作文  价值取向 
描述:【预测理由】转型期的中国,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我们的人生与社会!【金题预测】请以"这不是游戏"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高考作文创新指导初探
作者: 周慧鹏  来源: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考试大纲》  个性色彩  文章  作文创新  创新作文  高考作文  “发展等级” 
描述:文章的创新是永恒的话题。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近几年高考《考试大纲》在作文发展等级中,明确提出要有创新。有创新包括三个方面: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那么如何在高考作文中有创新呢?
高考作文贵在格调高
作者: 赵玉敏  来源: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李清照  “味”  调和  气质  格调  超凡脱俗  高考作文 
描述:人是有格调和气质的,为文和做人一样,也必须重视格调和气质。文有境界自成高格,读苏东坡、李清照的诗文就有一种与人不同的“味”,这种“味”便是超凡脱俗的格调。
“东坡放羊”凸显了什么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文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中国教育报》  “四人帮”  中国文化  中国历史  文化常识    高考作文  凸显  讲述 
描述:鲁迅曾与“四人帮”作斗争,苏东坡在北海放羊19年……《中国教育报》7月27日栽文,讲述了一些高考作文中出现文化常识方面的张冠李戴、令人啼笑皆非的表述。笔者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惊悚:流淌了
作文招招鲜
作者: 江南文氓  来源:中学生百科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三次  皋陶  高中  重要性  名言  考官  高考作文  文字  爱因斯坦 
描述:本期第一招——“创造”名人名言话说中国著名文豪苏东坡先生,参加殿试的时候,在一篇策论中为了论证“仁”的重要性,写道:古时有人犯了罪,掌管司法的皋陶说了三次“杀了他”,而心地仁慈的尧说了三次“放了他”。阅卷的考官看了有点发愣:尧和皋陶这么说过么?不过看起来很言之成理啊,整篇文章实在精彩,于是让他高中。等苏东坡事后上门谢师恩的时候,考官问他这两段名人名言出自何典啊,苏东坡这个老实孩子回答说,没这么两段名言,是我编的。呵呵!
说“出格”
作者: 靳贺良  来源:好家长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画竹  苏东坡  题款  文章  艺术效果  墨竹  郑板桥  高考作文  居士  独创精神 
描述:郑板桥有幅《墨竹图》,上画墨竹数根,以大石为背,笔势纵逸秀劲,且配一段题款:“昔东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枯木石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余作竹作石故无取于枯木也。意在画竹则竹为主,以石辅之。今石反大于竹,多于竹,又出于格外也。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据说,宋朝文同(与可)是墨竹的第一大家,苏东坡作墨竹,是向文同学的。而郑板桥的墨竹,却打破了正统,“出于格外也”,不仅不画枯木,且“石反大于竹,多于竹”,收到了不落窠臼、独具一格的艺术效果。同学们写作文,缺的就是郑板桥的这种“出格”的勇气和独创精神,许多
如何选择最佳论点
作者: 陈仁发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多角度  命题  选择  材料  湖北省  高考作文  变换角度  论点  最佳 
描述:任何事物都不会永远是一个平面,永远是一种形状。苏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立论亦如此,对同一材料(或命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就可以提出不同的论点。例如“滥竽充数”这则大家熟悉的典故,历代引用它的人大多批评南郭先生的“装”和“充”。湖北省容城县中学高克君同学却另辟溪径,变换角度来看问题。他想到南郭能一味装下去的原因,一是齐宣王的“大锅饭”,二是与南郭共事的竽乐队成员“互
上页 1 2 ... 3 4 5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