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8110)
报纸(26796)
图书(7008)
会议论文(928)
图片(805)
学位论文(674)
本馆藏书(185)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化 (73806)
黄冈名人 (41514)
黄冈景秀 (17299)
黄冈名戏 (11480)
黄冈特产 (366)
黄冈美食 (41)
按年份分组
2017(994)
2016(15031)
2015(11439)
2014(10703)
2013(10566)
2012(10756)
2011(8679)
2010(8747)
2009(7317)
2008(5776)
2007(5669)
2006(4852)
2005(3704)
2004(3632)
2003(3199)
2002(2763)
2001(2327)
2000(2130)
1999(2137)
1997(1904)
1996(1837)
1995(1686)
1994(1649)
1993(943)
1990(1090)
1989(991)
1988(987)
1987(1090)
1983(780)
1957(151)
按来源分组
黄冈日报(13500)
鄂东晚报(3005)
楚天时报(845)
湖北日报(727)
人民日报(210)
楚天都市报(187)
农村新报(136)
楚天金报(107)
人民政协报(72)
武汉晨报(66)
长江商报(62)
武汉晚报(55)
恩施日报(48)
湖北电力报(38)
人民日报海外版(28)
农村金融时报(28)
新民晚报(24)
中国质量报(23)
中国税务报(20)
经济日报(18)
三峡晚报(12)
中国食品报(12)
中老年时报(11)
新民晚报美国版(11)
中国渔业报(10)
中国特产报(7)
中国经济时报(7)
农民日报(6)
中国贸易报(4)
湖北科技报(2)
相关搜索词
遍地月光(大型现代黄梅戏)
作者: 陈明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遍地月光(大型现代黄梅戏)
黄梅戏传统小戏
作者: 王猛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春香闹学  人民群众  欣赏习惯  鸳鸯鸟  夫妻观灯  民间化  吕洞宾  久演不衰  打猪草  大中国 
描述:黄梅戏传统小戏的艺术特点是鲜明的,如果用简明扼要的话来表达,那就是贴近自然、贴近生活、清新俏丽、淳厚朴实,具有浓郁的安徽地方乡土气息。近十几年来,黄梅戏民间传统小戏之所以能够在民间广为流传且久演不衰,就是因为它的民间化,有许多传统剧目取材于当地农村生活,是人民群众所熟悉、了解的生活原形,经过艺术前辈们加以改造、加工和长期的锤炼,为广大群众所喜爱。这些黄
我对黄梅戏《女驸马》的认识
作者: 李娟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衬词  经典剧目  民间艺人  戏剧情境  女驸马  旋律美  改编本  救主  严凤英  刘文举 
描述:黄梅戏《女驸马》因其特色音乐与优美的唱腔已成为黄梅戏的一大招牌。所以,我每演一次冯素珍都对这出戏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对这个人物增添了一份敬意,虽然我已演过百场,但每次都是一个全新的感受。通过对《女驸马》的唱腔、语言、旋律、伴奏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经典剧目,关注和喜爱黄梅戏。《女驸马》系安庆市著名剧作家王兆乾根据民间艺人口述的传统戏《双救主》重新创作而成,增添了《状元府》、《洞房》、《金殿》三场,这部戏在1958年首演,获得巨大成功。1959年由著名艺术家严凤英主演的《女驸马》再次
黄梅戏表演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 干建青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表演艺术  《打猪草》  民间小调  《女驸马》  美学功能  演唱艺术  《天仙配》  黄梅戏 
描述:在黄梅戏的表演艺术中,最能吸引人的就是黄梅戏的演唱艺术。那优美、浓郁、极富乡野气息的纯朴曲调令人陶醉。众所周知,黄梅戏最早是从采茶调等众多民间小调的母体中脱胎而来,其音乐和唱腔的特殊性及其雅俗共赏的美学功能,以及叙事与抒情兼备的极强感染力,受到人们的特别喜爱。《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唱段抒情优美、委婉动听;《打猪草》中的清纯、活泼的唱腔一下子便将人们带到了山野田园风光之中;《女驸马》“洞房”唱段,一字一句、一板一眼,似说似唱,如行云流水,给人以美的享受。
黄梅戏演唱中的吐字和咬字技巧
作者: 孟庆梅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咬字  “字正腔圆”  个性特点  演唱技法  吐字  语言化  音乐化  黄梅戏 
描述:戏曲演唱讲究的是字正腔圆、字领腔行,可见吐字在戏曲演唱中的重要性,黄梅戏是以演唱见长的剧种,吐字在演唱中更显重要。然而它的演唱技法,必须立足于浓郁的黄梅戏风格韵味基础之上,突出它的个性特点。即字与声、词与曲的结合亲切自然,行腔婉转,圆润细腻,声甜字美,含蓄娇媚,体现着音乐化的语言和语言化的音乐。什么叫咬字和吐字呢?咬字是经过唇、齿、牙、舌、喉等器官将字咬成不同的姿态。字要咬正,咬歪了就变成别的字了。吐字是将唇、齿、牙、舌、喉咬成的字,正确清晰地吐出来,开、齐、摄、合是吐字的方
浅谈黄梅戏艺术水准的提高
作者: 龚明如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形式多样化  形成时间  通俗易懂  艺术水准  欣赏水平  乡村音乐  年龄层次  黄梅戏 
描述:黄梅戏形成时间短,成为家喻户晓的全国五大剧种的时间更短。如此短暂的时间却形成了她独特的魅力。她曲调优美、通俗易懂、表现形式多样化,能适应各个年龄层次观众的欣赏水平,从而被人们誉为中国的乡村音乐。黄梅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她的演出市场与发展前景也是相当广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黄梅戏也必
黄梅戏的历史沿革及艺术特点
作者: 龚明如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渊源关系  采茶戏  艺术特点  历史  地方戏曲剧种  咸丰年间  安徽省  黄梅戏 
描述:黄梅戏是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名黄梅调,其他名称还有采茶戏、花鼓戏、化谷戏、茶篮戏、二高腔等。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于安徽安庆,与湖北黄梅采茶戏有渊源关系,流传于安徽、江苏、福建、江西、湖北、台湾等省。笔者作为一名基层黄梅戏工作者,对其历史沿革和艺术特点进行了一些粗浅的研究和探讨。
黄梅戏唱腔创新的启示
作者: 申旭光 郑怀佐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词  花腔  艺术风格  彩腔  唱腔  民间艺术  黄梅戏  创新 
描述:黄梅戏音乐根植于民间沃土,其唱腔柔美、韵味无穷。不论是板腔体的[平词],还是曲牌体的[花腔],或者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彩腔],都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大胆创新,开辟黄梅戏艺术的新领域——关于现代黄梅戏《梦雪》创作成功的几点启示
作者: 陶慎泰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胆创新  剧团  中国戏剧  盱眙县  创作  最高奖  几点启示  现代  安徽省  黄梅戏 
描述:2009年10月30日,在第五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上,由我们盱眙县黄梅戏剧团编排的现代黄梅戏《梦雪》一举摘得艺术节最高奖——金黄梅奖。中国黄梅戏艺术节是由国家文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戏剧家协会、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广电局、安庆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一项全
“黄梅歌”的流行对黄梅戏的启示
作者: 许章响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演出市场  观众  演艺界  演员  地方剧  文化主管部门  黄梅戏  志士 
描述:尽管黄梅戏在全国的各大地方剧中颇受广大观众的青睐,可是近年来演出市场依然每况愈下。剧场中观众稀少。有时冷场冷得让演员心寒,不敢面对台下。尽管地方文化主管部门用调演、比赛等手段来促发展,但往往是演员多于观众。面对此情此景,演艺界的志士仁人上下求索,奔走呼号,而残酷的市场依然令其徒叹奈何。
上页 1 2 ... 4 5 6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