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8110)
报纸(26796)
图书(7008)
会议论文(928)
图片(805)
学位论文(674)
本馆藏书(185)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化 (73806)
黄冈名人 (41514)
黄冈景秀 (17299)
黄冈名戏 (11480)
黄冈特产 (366)
黄冈美食 (41)
按年份分组
2017(994)
2016(15031)
2015(11439)
2014(10703)
2013(10566)
2012(10756)
2011(8679)
2010(8747)
2009(7317)
2008(5776)
2007(5669)
2006(4852)
2005(3704)
2004(3632)
2003(3199)
2002(2763)
2001(2327)
2000(2130)
1999(2137)
1997(1904)
1996(1837)
1995(1686)
1994(1649)
1993(943)
1990(1090)
1989(991)
1988(987)
1987(1090)
1983(780)
1957(151)
按来源分组
黄冈日报(13500)
鄂东晚报(3005)
楚天时报(845)
湖北日报(727)
人民日报(210)
楚天都市报(187)
农村新报(136)
楚天金报(107)
人民政协报(72)
武汉晨报(66)
长江商报(62)
武汉晚报(55)
恩施日报(48)
湖北电力报(38)
人民日报海外版(28)
农村金融时报(28)
新民晚报(24)
中国质量报(23)
中国税务报(20)
经济日报(18)
三峡晚报(12)
中国食品报(12)
中老年时报(11)
新民晚报美国版(11)
中国渔业报(10)
中国特产报(7)
中国经济时报(7)
农民日报(6)
中国贸易报(4)
湖北科技报(2)
相关搜索词
地方戏剧团生存发展之路浅探:以罗田县黄梅戏剧团为例
作者: 徐玉莲 林宣彤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罗田黄梅戏剧团  地方戏剧团  发展 
描述:地方戏剧团在保护、传承地方戏曲文化中的作用非常巨大,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部分地方戏剧团生存发展遭遇困境,罗田县黄梅戏剧团却走出了一条生存发展之路: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是基础;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剧目创新是重点;面向群众适应市场是根本。
黄梅戏人物形象塑造研究
作者: 查寅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塑造研究  人物形象  黄梅戏 
描述:从事黄梅戏演艺事业多年,演过了很多的舞台角色,从世家小姐、千金公主到九天仙女都曾有幸尝试过,虽然资历尚浅、经验不足,但是在人物的塑造方面还是有一些个人体会的,在此以自己对七仙女的塑造过程为例,来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黄梅戏的与时俱进
作者: 魏瑜遥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普及黄梅戏  当下面临的问题  适应时代  好的作品才是根本  黄梅戏  适应市场 
描述:黄梅戏作为中国戏曲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受老百姓喜爱和欢迎,我们不仅要欣喜黄梅戏过去的辉煌,更要清醒的认识到当下面临的问题。时至今日,大众对黄梅戏最深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不得不说是我们的伤痛,作为新时期的戏曲工作者,我们要敢于创新、勇于挑战。但如何能更加大范围的普及黄梅戏,如何能让黄梅戏遍地开花,这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只有出现更多适应时代、适合市场的好作品,才能真正让黄梅戏焕发光彩。
黄梅戏高胡伴奏艺术探究
作者: 陈锦华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伴奏  高胡  黄梅戏 
描述:本文简要梳理了黄梅戏主胡伴奏的发展历程,认为从早期的"三打七唱"无旋律乐器阶段发展到"京徽合演"用京胡伴奏阶段直至最终确立高胡为黄梅戏主胡伴奏阶段。黄梅戏高胡伴奏同其唱腔一样,有着较为严谨的伴奏方法,其中"包、托、领、垫"是黄梅戏高胡伴奏的基本手法。
美到极致是自然:首观黄梅戏《徽州往事》有感
作者: 刘贺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审美  自然  徽州往事  黄梅戏 
描述: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安徽省的地方大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在欣赏《徽州往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切领略到这部剧背后所代表的极富特色的黄梅戏文化,即细腻与昂扬互补、流畅和激烈交汇,恰如冰与火的融合,使得观众在观赏《徽州人家》时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可以说,黄梅戏以她独特的真切自然之美征服了国内外观众,使这一传统戏剧形式能够与时俱进、活力无限。
妙哉!一部美的交响曲──有感于黄梅戏《妹娃要过河》
作者: 阮润学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龙船  导演  吊脚楼  女青年  交响曲  土家族  表现形式  戏曲艺术  黄梅戏  客家 
描述:看了湖北省演艺集团地方戏曲艺术剧院的黄梅戏《妹娃要过河》(导演张曼君、编剧周慧、宋西庭),一个强烈的感觉,真美!整个演出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陶醉在美的亨受中,可谓一部美的交响曲。"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
回味“黄梅戏”的唱腔特点
作者: 王姗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梅戏唱腔特征  唱腔特点  戏曲 
描述:黄梅戏是我国戏曲的主要地方剧种。黄梅戏是在热爱戏曲的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以本身的唱腔为主要格调,不断吸收青阳腔和徽剧等其他特色居中的音乐精华,形成了富有其他戏种不同特色的风格。黄梅戏最早出现在安徽安庆的民间,因此,整个唱段使用的都是安庆方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唱腔更是质朴流畅,表现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抒情。黄梅戏从开始阶段就强调,要想使黄梅戏打动人们,深入人心,仅仅靠单一的演唱是不够的,因为这是一种强烈抒情的序曲,演员在演唱过程中必须融入深情的表演,而这种表演须是
黄梅戏《小辞店》中柳凤英的形象对黄梅戏发展的影响
作者: 眷兰芷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柳凤英  严凤英与《小辞店》  蔡鸣凤  黄梅戏的发展 
描述:在黄梅戏的发展史上严凤英在黄梅戏唱腔艺术和表演艺术上均有极富创造力的突破,在黄梅戏从地方小戏发展成为驰名海内外的名戏这一历史进程中,她功不可没,而《小辞店》给她的影响也间接影响了她后来的作品。研究者正是立足于此而展开研究,并希望通过对点的研究而对严凤英个人的作品及后来黄梅戏的发展产生新的认知,从而为后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黄梅戏的语言、唱腔与伴奏
作者: 刘智强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词  语言  伴奏  花腔  黄梅戏 
描述:黄梅戏语言以安庆地方语言为基础,属北方方言语系的江淮方言。曲调则根据唱词结构安排乐句形式,上下句对称,常使用花腔、板腔及垛句。黄梅戏借鉴了弋阳腔、青阳腔、徽剧、京剧,甚至汉剧和秦腔唱腔中的某些元素,但丝毫没有削弱鲜明的个性。黄梅戏的伴奏确定用高胡作主要伴奏乐器,并逐步建立起以民族乐器为主、西洋乐器为辅的混合乐队。
旅游接待中的黄梅戏表演应坚持“原生态”特色
作者: 杨厚松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原生态  表演  旅游接待  黄梅戏 
描述:黄梅戏是安庆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在其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旅游接待中的黄梅戏表演应坚持"原生态"特色,即为游客展示更具乡土气息、更清新质朴的传统黄梅戏,以满足游客独特的旅游审美需求,从而增强该地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上页 1 2 ... 3 4 5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