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8110)
报纸(26796)
图书(7008)
会议论文(928)
图片(805)
学位论文(674)
本馆藏书(185)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化 (73806)
黄冈名人 (41514)
黄冈景秀 (17299)
黄冈名戏 (11480)
黄冈特产 (366)
黄冈美食 (41)
按年份分组
2017(994)
2016(15031)
2015(11439)
2014(10703)
2013(10566)
2012(10756)
2011(8679)
2010(8747)
2009(7317)
2008(5776)
2007(5669)
2006(4852)
2005(3704)
2004(3632)
2003(3199)
2002(2763)
2001(2327)
2000(2130)
1999(2137)
1997(1904)
1996(1837)
1995(1686)
1994(1649)
1993(943)
1990(1090)
1989(991)
1988(987)
1987(1090)
1983(780)
1957(151)
按来源分组
黄冈日报(13500)
鄂东晚报(3005)
楚天时报(845)
湖北日报(727)
人民日报(210)
楚天都市报(187)
农村新报(136)
楚天金报(107)
人民政协报(72)
武汉晨报(66)
长江商报(62)
武汉晚报(55)
恩施日报(48)
湖北电力报(38)
人民日报海外版(28)
农村金融时报(28)
新民晚报(24)
中国质量报(23)
中国税务报(20)
经济日报(18)
三峡晚报(12)
中国食品报(12)
中老年时报(11)
新民晚报美国版(11)
中国渔业报(10)
中国特产报(7)
中国经济时报(7)
农民日报(6)
中国贸易报(4)
湖北科技报(2)
相关搜索词
试论李时珍的科学实践精神
作者: 王绪前  来源:新中医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女萎  《证类本草》  临床实践  临证体会  辨疑  本草学  毕生精力  活血凉血  实地调查研究  古代医学 
描述:李时珍为我国明代伟大的科学家,对于我国古代医学及其它自然科学均有很深的研究,尤其是对本草学,更是竭尽毕生精力,潜心探讨,辨疑订误,继承历代医家之精华,善于独立思考,紧紧结合临床实践和实地调查研究,创历史医药结合指导中医特点发展的道路。一、博览群书,结合临床,推动中医药发展
具有尊法反儒思想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作者: 钟新  来源:新中医杂志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尊法  崇儒  金末  医药学家  服石  程朱理学  唐慎微  文化典籍  药物学家  白茅堂集 
描述:“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李时珍(1518—1593)是我国明代一位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学家,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药物学家。他的成就跟他具有尊法反儒思想是分不开的。
李时珍对药物性能的充实提高
作者: 杨永良  来源:新中医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经  喘满  《本经》  临证体会  寒因热用  药性理论  变通丸  升降浮沉  姜黄散  热因寒用 
描述:药物性能是研究中药运用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全面地继承了明以前药物性能理论的精华,并加以整理和提高,这对后世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现仅就《本草纲目》中有关药物性能中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
学习李时珍医药结合精神,做好继承整理中药工作——纪念李时珍逝世390周年
作者: 赵思兢  来源:新中医杂志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加工炮制  缪希雍  重医轻药  辨证用药  新修本草  用药经验  药物治疗学  药士  药物学家  青矾 
描述:医药结合的目的是为了发挥中医的优势和发展中药的特点。医药结合原是中医药的历史优良传统,李时珍就是继承这个优良传统编成《本草纲目》是一个光辉榜样。李时珍用医药
谈谈中药煎服法的重要性
作者: 吴肖安  来源:新中医杂志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煎服法  黄连泻心汤  大陷胸汤  辨证用药  热结  伤寒论  煮法  历节风  附子泻心汤  大小承气汤 
描述:一个医生治病的疗效好否,既取决于辨证用药是否准确,还要看病家煎药和服药是否按照医生所规定的那样去办,二者互相结合,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否则不但不能治好疾病,还可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
白芥子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
作者: 王明华  来源:新中医杂志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子养亲汤  涤痰  白芥子  化痰平喘  行气活血  应用介绍  韩氏医通  温肺  皮里膜外  辛温 
描述:白芥子辛温入肺胃经,为常用的温肺涤痰药。兹根据前贤的经验结合本人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介绍如下:一、行气滞化痰平喘如《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以白芥子与苏子、莱菔子同用,治高年气逆痰滞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胸闷。但原书
加味胶艾四物汤治疗流行性出血热58例探讨
作者: 刘雨初 刘跃进  来源:新中医杂志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中药治疗  胶艾四物汤 
描述:以加味胶艾四物汤为主治疗58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除2例因病危死亡外,其余56例均获痊愈。文中还时其疗效机理作了探讨,并言及作者体会。
《本草纲目》土茯苓刍议
作者: 惠萍 黄斌  来源:新中医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治疗应用  土茯苓  中药鉴定学  《本草纲目》 
描述:土茯苓作为新增药物之一首载于《本草纲目》,谓其“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然而,据李时珍考证,明代以前即
《本草纲目》土茯芩刍议
作者: 惠萍 黄斌  来源:新中医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临床应用  中药  土茯芩  《本草纲目》 
描述:土茯苓作为新增药物之一首载于《本草纲目》,谓其“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然而,据李时珍考证,明代以前即有本品,不过那时还没有土茯苓之名,只是多作“充粮”而已。至明代,土茯苓因治杨梅疮有特效而受到李时珍等明代医家们的极力推崇。
五脏生痰之探讨
作者: 朱曾柏  来源:新中医杂志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心阳虚  病食  虚痰  心阳不振  脾胃虚弱  实痰  粘稠状  胸痹心痛  水谷精微  肺为贮痰之器 
描述:痰,是一种粘稠状病理产物,可以停滞在机体各个组织器官之中而产生各式各样的疾病。李时珍说:“痰生百病食生灾”,讲出了中医痰浊的发病特点,很科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