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黄冈景秀 (6)
按年份分组
2005(1)
2004(1)
2003(1)
2000(1)
1996(1)
1988(1)
按来源分组
地质科学(2)
中国区域地质(1)
岩石学报(1)
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1)
地质通报(1)
相关搜索词
大别山南坡蕲春等地榴辉岩的发现及相关问题
作者: 郝杰 刘小汉  来源:地质通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宿松地体  深成岩系  大别山  残留体  榴辉岩 
描述:20世纪90年代早、中期,一些研究者根据榴辉岩的出露情况,将大别山腹地的大别杂岩出露区划分为"北大别地体"、"UHP地体"和"宿松地体"3个不同性质的大地构造单元,其中"北大别地体"和"宿松地体"2个地体被视为不含榴辉岩的构造单元.然而,自90年代后期以来,在"北大别地体"中陆续发现了大量的榴辉岩露头.近期笔者在"宿松地体"中也首次发现了榴辉岩露头.上述事实表明前人仅仅根据榴辉岩的出露将大别杂岩划分为3个构造单元的认识是不妥的,大别杂岩应该为一个具有一定成因联系的构造-岩石单元,属于同一个大地构造单元.
桐柏-大别碰撞造山带大型推覆-滑脱构造及其演化
作者: 郝杰 刘小汉  来源:地质科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淮阳古陆  韧性剪切带  推覆  混杂岩片  碰撞造山带  滑脱构造 
描述:桐柏-大别山是从志留至三叠纪连续发展演化的碰撞型造山带,以大规模推覆-滑脱构 为特征,推覆距离可达140km。造山带可分为超叠陆壳、混杂岩片及俯冲陆壳三个构造单元。地层对比、同位素年龄及变形分析可追溯其演化史:晚元古代泛中国板块解体;志留纪末期,古特提斯洋壳俯冲消减;石炭纪时,扬子与华北板块碰撞,陆间俯冲开始,华北板块推覆到扬子板块北缘之上;三叠纪末,形成前陆褶冲带;侏罗-白垩纪以来,造山带收缩隆起,伴随岩浆活动,大型走滑断裂及断陷盆地。
秦岭—大别山造山带中早古生代岩浆弧:核桃树岩体的年代学及地球化学证据
作者: 方爱民 郝杰 刘小汉 储银  来源: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古生代岩浆弧  大别山造山带  核桃树岩体  年代学 
描述:迄今为止,尽管秦岭—大别造山带形成于扬子和华北两板块的碰撞结果已经被广泛承认,然而关于其碰撞时间、期次及极性的认识仍然存在很多不同认识。其中,大部分人认为两板块的碰撞发生在三叠纪(王鸿祯等,1982;徐嘉炜等,1987;李曙光等,1989;徐树桐等,1992;从柏林等,1997),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碰撞发生在加里东末—海西期(郝杰等,1988;马文璞,1991;简平等,1997:杨坤光等,2000)。近年来,二者的争论更是随着这一地区年代学数据的积累愈趋激烈。
关于大陆地壳消亡与再生循环过程的新认识--大别山新的区域地质资料和榴辉岩专题研究成果提出的启示
作者: 郝杰 刘小汉 王二七  来源:岩石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底辟侵入作用  大别山  部分熔融  大陆地壳  消亡与再生  底垫 
描述:越来越多的区域地质资料显示,大别山UHP榴辉岩相变质的大陆岩石以及在片麻岩中发现的含有柯石英包裹体的锆石和含有绿辉石包裹体的石榴子石等重矿物可能却是一个已经熔融了的榴辉岩相大陆岩片遗留下来的残留体,它们被包裹在由变形、变质深成侵入体构成的正片麻岩之中.这些深成侵入体底辟在扬子陆块北缘新元古代低-中级变质的火山-沉积地层之下.依据上述区域地质事实,本文认为,大别山含有榴辉岩残留体的高级片麻岩不是一个"UHP变质地体"或"含有榴辉岩外来构造块体的混杂岩",其原岩应该是一套由榴辉岩化大陆岩片熔融形成的深成岩浆底
东秦岭陡岭古岛弧和武当古弧后盆地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 郝杰 李曰俊 刘小汉 朱新人  来源:中国区域地质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当古弧  地质意义  盆地  古岛弧  东秦岭 
描述:丹凤—信阳蛇绿混杂带作为秦岭—大别碰撞造山带主缝合带,其南部属于扬子板块北部大陆边缘。研究区域位于东秦岭南翼,是扬子板块北部大陆边缘的一部分。①晚元古—中震旦世,扬子板块北缘(东秦岭段)为活动型大陆边缘,发育有陡岭岛弧和武当弧后盆地;②晚震旦—早古生代,扬子板块北缘转为被动型大陆边缘,陡岭古岛弧构成边缘地块,武当古弧后盆地演化为边缘盆地;③早古生代晚期,华北板块南缘的秦岭岛弧首先与扬子板块北缘的陡岭边缘地块(古岛弧)碰撞,造成武当边缘(古弧后)盆地的闭合,并形成刘岭前渊和二峪沟前陆盆地;④由于岛弧—边缘地
大别山造山带中球颗结构玄武质安山岩的报道
作者: 付永涛 李继亮 吴运高 刘小汉 王义天 吴峻  来源:地质科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别山  球颗结构  宿松混杂带 
描述:大别山造山带中球颗结构玄武质安山岩的报道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