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9)
按栏目分组
黄冈名戏 (26)
黄冈名人 (2)
黄冈景秀 (1)
按年份分组
2015(5)
2014(2)
2005(1)
2004(1)
2003(1)
2002(1)
2001(1)
1998(4)
1997(1)
1996(3)
1995(2)
1994(2)
1992(1)
1989(1)
1987(2)
1984(1)
按来源分组
黄梅戏艺术(10)
中国电视(3)
当代电视(3)
了望(1)
咸宁学院学报(1)
江淮文史(1)
当代戏剧(1)
中国电视戏曲(1)
福建艺术(1)
风景名胜(1)
中国保健营养(1)
文艺争鸣(1)
电视研究(1)
现代语文(1)
江淮论坛(1)
安徽文学(下半月)(1)
相关搜索词
“政治”与“爱情”的因与果:《长生殿》与《桃花扇》的比较探索
作者: 周密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比较  《长生殿》  爱情  《桃花扇》 
描述:《长生殿》与《桃花扇》是清代初年的两部力作,也是中华戏曲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们几乎同时诞生,主题也较为相似。然而,两部作品也有诸多不同之处,本文试用比较的方式,探索它们各自的价值。
试论孔尚任的桃源情结
作者: 赵山林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台山  桃花源  孔尚任  石门山  桃源情结  《桃花扇》 
描述:中国古代文人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桃源情结,其渊源有二,一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桃源(简称桃花源),二是刘义庆《幽明录》“刘晨阮肇”条中的天台山桃源(简称天台山)。其内涵,或是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憧憬,或是对幸福、美满爱情的憧憬,实质上都是一种梦,一种追求。这种包括两层蕴涵的桃源梦,自晋至清,绵绵不绝,其中清初文人的桃源情结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这方面,孔尚任具有代表性。就诗文中的表达而言,其桃花源情结主要表现在对早年隐居过的石门山的眷念,其天台山情结主要表现在对“桃花”、“桃花扇”意象的钟爱。他精心结撰的
清传奇与黄梅戏《桃花扇》中侯李故事结局的比较
作者: 杜飞燕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曲形式  《牡丹亭》  李香君  胡连翠  孔尚任  《西厢记》  《长生殿》  中国古典戏曲  争奇斗妍  《桃花扇》 
描述:中国古典戏曲的百花园历来鲜花簇簇,争奇斗妍,《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合称“中国古典四大名剧”。其中清代康熙年间孔尚任的传奇《桃花扇》更是为人称道,其独特的历史性与民族性所散发的光辉,使许多学者对其研究并进行改编。20世纪90年代,女导演胡连翠在清传奇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排演了黄梅戏版《桃花扇》。综观黄梅戏全曲,与清传奇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故事结局却相差较大。笔者着重对这两种戏曲中侯
黄梅戏电视剧的发展思路探析
作者: 王风雷  来源:当代电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经典  胡连翠  视听媒介  舞台设计  《西厢记》  胡莲翠  意化  《桃花扇》  娱乐形式  艺术元素 
描述:黄梅戏作为中国戏剧艺术当中的奇葩,具有严谨的文化艺术体系,它以优美的唱腔和写意化的表演格式,让戏剧爱好者如痴如醉。它独特视听表演艺术,在当代多元化的传媒模式的影响下,在经历了黄梅戏和电影结合、黄梅戏与电视结合的二次跨越之后,黄梅戏却陷入了艺术和商业的发展悖论。尤其是在面对电视这一大众化的视听媒介的背景下,黄梅戏试图走下艺术的殿堂融入大众,试图以黄梅戏电视剧的形式为黄梅戏的发展找到一条突
胡连翠和黄梅戏音乐电视剧
作者: 孟繁树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音乐  普通话  戏曲电视剧  戏曲电视化  《西厢记》  音乐电  作品  《桃花扇》  胡连  黄梅戏 
描述:胡连翠的名字是和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紧紧连在一起的.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说,没有胡连翠就没有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我们之所以这样来表述胡莲
“好听,好看,好懂”:谈胡连翠的黄梅戏音乐电视剧
作者: 钟艺兵  来源:中国电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戏曲  戏曲电视剧  观众  《西厢记》  安徽电视台  杏花村  音乐电  《桃花扇》  胡连  黄梅戏 
描述:80年代中期以来,舞台上的戏曲(主要是在城市)逐渐萧条。与此相反,屏幕上的戏曲电视剧却异军突起,日渐兴旺。这当然与电视这一拥有广大观众的传媒手段有关,但戏曲电视剧编导们的艰辛探索与努力实践,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中间,安徽电视台女导演胡连翠,从1987年到1993年,7年间推出6部黄梅戏音乐电视剧《西厢记》、《朱熹与丽娘》、《遥指杏花村》、《桃花扇》、《半把剪刀》、《五堂春》,获
硕果·启示·希望:为黄梅戏电视剧连续十二年荣获"金鹰奖"而作
作者: 钱松樵  来源:电视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启示  表现手法  戏曲电视剧  艺术特点  继承与创新  审美需求  艺术形式  《桃花扇》  黄梅戏 
描述:从1985年《郑小姣》在第3届“大众电视金鹰奖”评选中一举夺魁,荣获最佳戏曲电视剧奖,到《家》力拔头筹,荣鹰第14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电视剧奖,安徽的黄梅戏电视剧已连续12年摘取了“金鹰奖”最佳戏曲电视剧奖的桂冠。艺术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孕育、萌芽、成长、兴旺,都有其一定的社会原因与历史原因。在今天戏剧创作普遍不甚景气的状况下,黄梅戏电视剧如此兴旺繁荣,绝不是偶然的。黄梅戏电视剧的成功,从艺术上来讲,在于它通过高雅与通俗的结合,继承与创新的结合,戏曲审美特点与电视审美特点的结合,
传统戏曲的现代化途径——评昆剧《桃花扇》和黄梅戏《徽州女人》
作者: 朱伟华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剧团  传统戏曲  《徽州女人》  演出  戏曲创作  参考  《桃花扇》  昆剧  展示  黄梅戏 
描述:在建国5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涌现出大批有影响的戏曲新作,展示了新时期戏曲创作的实绩,也带来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其中两出戏对传统戏曲的现代化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意义,这就是江苏昆剧团演出的《桃花扇》和安徽黄梅戏一、二团合演的《徽州女人》。
谈戏曲电视剧的美学特征——从黄梅戏电视剧说开去
作者: 雪村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特征  戏曲电视剧  中国戏曲史  丰富和发展  戏曲发展  黄梅戏电视剧  《女驸马》  《桃花扇》  《天仙配》 
描述:安徽作为京剧和黄梅戏的发源地和发祥地,为中国的戏曲发展作出了有口皆碑的贡献,且不说程长庚带领徽班进京,成功地将徽剧与昆曲融合,生成了千秋辉煌的国粹京剧,从解放以后,严凤英、王少舫、金芝、王冠亚、胡连翠、吴文忠等一批现代艺术家为了黄梅戏的丰富和发展,呕心沥血,把黄梅戏推
一次成功的改编与创新:评黄梅戏音乐电视连续剧《桃花扇》
作者: 李谷鸣 王伟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影视  改编者  改编本  李香君  艺术创新  孔尚任  爱情故事  《桃花扇》  侯朝宗  桃花扇 
描述:黄梅戏音乐电视连续剧《桃花扇》已经播出,观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们,兴趣往往集中于《桃花扇》问世后几百年来不断被改编的问题上面来,我们想就有关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