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3)
按栏目分组
黄冈名戏 (13)
按年份分组
2011(1)
2010(1)
2009(2)
2007(1)
2004(1)
1998(1)
1992(1)
1991(1)
1989(1)
1986(2)
1984(1)
按来源分组
黄梅戏艺术(11)
清明(1)
戏文(1)
相关搜索词
黄梅戏司鼓浅谈
作者: 张德华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司鼓  寓意深刻  剧中人物  特征性  重要地位  戏曲音乐  唱腔  黄梅戏  打击乐器  历史悠久 
描述:早在公元150年前,古人就把鼓这件历史悠久的打击乐器推为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为比。古人这句话寓意深刻,充分肯定了司鼓在乐队中的重要地位。司鼓在乐队中处于领头地位是由其独特的乐器性能所决定的。它一方面通过轻重缓急的底鼓和刚柔徐疾的手势向
黄梅戏锣鼓经的来源与发展
作者: 方集富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记谱  司鼓  京剧  鼓点  鼓师  滚头  锣鼓经  工尺  黄梅戏  小锣 
描述:黄梅戏原是以打击乐为主的剧种,最初由人以手执“车光”(即半只小铙镲)、“牙子”(即牙板)挨门演唱的形式,发展由多人围坐一起、敲脸盆底清唱(俗称抵板凳头),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成演堂戏,逐步形成一个“三打”(即司鼓、大锣、小锣)“七唱”(老生、小主、花脸、小花脸、花旦、老旦、彩旦)的打击乐为主的小型班社。在“三打”人员中,打小锣的要代拣半边场。打鼓佬既要为演员伴奏,又要向下手示意各种领发手式,使下手明了鼓师的各种领发意图,,协调一致地演奏各种锣鼓点子;除此之外,还要作为戏外人和台上演员对答(俗称搭架子);演员
黄梅戏司鼓的演奏艺术
作者: 王强  来源:戏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司鼓  艺术家  湖北省  剧种  演奏艺术  戏曲艺术  黄梅县  黄梅戏 
描述:黄梅戏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发展至今已形成具有自身特式的板腔体剧种。经由历代无数艺人和近代艺术家们经过艰辛改革和不断创新,使之成为大众喜爱、独具特色的戏曲艺术。黄梅戏的打击乐在戏曲演奏中的主导地位和指挥职能,具体表现是首先由鼓师以鼓板敲击来统一
绿叶奏鸣曲:记安庆市黄梅戏二团司鼓兼指挥汪玉龙
作者: 汪声凯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司鼓  演奏员  兼指  剧团  民乐  安庆市  西洋乐器  奏鸣曲  玉龙  黄梅戏 
描述:江玉龙是安庆市黄梅戏二团的司鼓兼指挥,曾在安庆地区首届黄梅戏剧节中获乐师奖,省音协会员,省剧协会员,省戏曲音乐学会会员,一九八九年授予高级职称——二级演奏员。他在组建、指挥、训练戏曲乐队以及司鼓方面颇有自己的见解。
浅谈打击乐在黄梅戏中的作用
作者: 吴和贵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司鼓  打击乐  学问  乐队  音乐修养  锣鼓点子  基本功  黄梅戏 
描述:我,1983年进入枞阳黄梅戏团,一直从事打击乐工作.1987年至今,担任乐队司鼓工作.现已27个春秋,经过多年的演出实践和不断学习,使自己对打击乐有了深刻认识和浓厚感情.打锣咋一听,这还有什么学问,无非是轻重缓急、渲染情节、制造气氛、吸引观众罢了.其实是误区,确有学问,钻进去奥妙无穷,就基本功而言,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没有过硬的基本功和一定的音乐修养很难协调一致演奏各种锣鼓点子.下面就黄梅戏打击乐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诚望专家,不吝指导为感.黄梅戏来自民间,曲调丰富,唱腔优美朴实,生活气息浓郁,具有
琚光华和“双喜班”
作者: 汪同元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人  孝慈  司鼓  戏班  桐城  花旦  岳西  唱腔  安庆地区  黄梅戏 
描述:至今,桐怀潜一带的老年人提到琚光华这个名字,就会兴致勃勃地谈起“双喜班”,把它称作“琚光华的班子”。 琚光华,安徽桐城人,现年八十六岁(公元1899年12月出生),是江西省彭泽县黄梅戏剧团的退休老艺人。他十五岁学艺,从艺整整七十年。他曾当过二十五年的“扛梁红角”,当过近二十年的“双喜班”班主。他的足迹遍布安庆地区广大城乡,也曾于三十年代率先将黄梅戏带到上海的十里洋场。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黄梅戏,是黄梅戏界唯一健在、年事最高、从艺时间最长、阅历最丰富的老艺人。 一 讲“梨园”
打击乐的伴奏不能喧宾夺主
作者: 姜精良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司鼓  打击乐  演播  唱腔  演员  戏曲演出  剧种  明戏  舞台节奏  黄梅戏 
描述:戏曲的打击乐是戏曲演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司鼓者传统称吸为“打鼓佬”,向来被人们誉为“无名英雄”,在乐队里起着重要作用。谚语云:“一台锣鼓半台戏”,说明戏曲打击乐的重要性。黄梅戏是个年轻的剧种,是在发展中深受欢迎的一个剧种。听了大量的录音,唱片和电台实况演播,感到黄梅戏打击乐在运用过程中有两种情况值得
来函照登
作者: 汪同元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人  司鼓  继续深入  霍山  暴动  水寨  小战斗  末行  核对工作  黄梅戏 
描述:《黄梅戏艺术》编辑部: 今年第三期(总14期)所发拙文《琚光华与双喜班》112面末行所列首批赴沪艺人名单内“……杨四(司鼓)……”应为“……吴汉周(司鼓)……”。拙文成于1986年4月。之后,我仍进行大量的资料采访和核对工作。特别是对老红军、老艺人吴汉周继续深入调查,获得更为翔实的史料,现简介(兼更正)如后:
浅谈戏曲司鼓
作者: 吴和贵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司鼓  综合艺术  表演形式  生活格调  审美情趣  黄梅戏艺术  生活水平  戏曲 
描述: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审美情趣越来越进入人们的视线,欣赏黄梅戏艺术远不满足于"三打七唱"那种古老的表演形式,打要打出高于生活格调的艺术性,唱不是传声,而是传情,舞台艺术离不开综合艺术,一台完整的思想性、艺术性较好的演出离不开舞台美术、灯光、扩音、音乐、服装、化妆、道具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运用.
戏园子
作者: 潘军  来源:清明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剧团  老板  司鼓  样板戏  小提琴  荣誉感  老师  大专生  黄梅戏  公安人员 
描述:狗子佬狗子佬与我的外祖父是一辈人,也算得上戏园子元老之一。他是打铴锣的。听外祖父说,狗子佬原先在京戏班子里搭过,还曾掌过一阵“条子”——司鼓。这种资历使他拥有一种荣誉感。他很瞧不起黄梅戏,认为那一招一式都没个谱儿。“谭老板的戏,”他说,“那才是角儿!”其实我怀疑他也并未真见过“谭老板”。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