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鄂东:社会之发展与古籍之生成
作者: 黄崇浩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籍之生成  科举  社会之发展  鄂东  区位变革  士族 
描述:通过大量的考据,并适量借鉴他人考据的成果,探讨了鄂东古籍生成的原因:士族徙居鄂东,其文化传统绵延相续;鄂东科举教育发达,形成文化阶层;近世武汉成为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位变革对鄂东产生积极影响,等等。
鄂东狂生”熊文祥
作者: 刘开芳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戏曲电视  文祥  蒲松龄  故事  鄂东  纪实文学  长篇小说  电视剧  传统文化 
描述:有人将国家一级编剧、剧作家、作家熊文祥戏称为鄂东狂生。狂生之谓,当然不是责他狂妄自大,或者狂荡不羁;而是敬他自出机杼、别具匠心,在文学艺术上大有作为。在这里,不妨列个清单:立于舞台、发表、拍摄成戏曲
鄂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黄冈
作者: 泰歌  来源:城市规划通讯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湖北省黄冈市  政治  经济增长带  龙感湖  秦始皇  英山县  罗田县  鄂东  文化中心  红安县 
描述:1995年12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湖北省黄冈市在撤消黄冈地区的基础上正式成立。黄冈市下辖黄州区、武穴市、麻城市、团风县、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浠水县、蕲春县、黄梅县、龙感湖农场,面积1.74万平方公里,人口700万。黄冈人杰地灵。自秦始皇设郡始,2000多年来,黄冈一直是鄂东的政治、经济、文
发展浠水农业的正确选择
作者: 曾少良 刘俊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农业  浠水县  畜牧水产业  基本农田保护区  商品棉  大别山南麓  熟制  种植业产值  鄂东  扶贫政策 
描述:浠水县位于鄂东大别山南麓,全县有耕地4.4万公顷,山林7.2万公顷,水面2.7万公顷;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宜耕宜林,宜牧宜渔,是以"油稻稻"、"麦稻稻"三熟制为主的粮油产区。全县人均占有耕地不到
鄂东老区一奇葩
作者: 舒芳国  来源:绿色大世界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产业  战略思路  比较发达  大别山  生态体系  产业体系  立木蓄积  经济建设为中心  加强建设  林场 
描述:湖北省英山县桃花冲林场,地处大别山南麓,与安徽的岳西、霍山两县交界,现有山林42800亩,活立木蓄积19.6万立方米。近年来,该场围绕以营林为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线,确立了"以林稳场,兴工富场,办活富场,科技兴场"的战略思路。在不断加强建设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的同时,大力建设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突破常规,跳出林业办产业,敞开山门进城门,发展二、三产业,开
红五军挺进鄂东南的历史功绩
作者: 洪殿祥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初期战斗  新苏区的开辟  武装割据  鄂东南  红五军  大冶兵暴 
描述:以翔实的资料及其较为缜密的梳理,系统入微地评述了1929年下半年至1930年上半年红五军挺进鄂东南的历史功绩:消灭和瓦解了反动武装;开辟和扩大了根据地;引导鄂东南地区走上了工农革命武装割据的道路,等等。
鄂东南地区署温疫情与气候因素的探讨
作者: 徐新保 周贵姣  来源:时珍国药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疫情  署温  气候  防治 
描述:鄂东南地区暑温疫情与气候因素的探讨徐新保①周贵姣②吴勇③暑温属现代医学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其疫疠邪气是由蚊虫传播的夏秋季流行性疾病。鄂东南地处“吴头楚尾”的自然位置,河湖密布,雨量充沛,暑、湿相互致病,故暑温症严重威胁着该地区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历史上...
鄂东南采茶戏、花鼓戏同出一源
作者: 学犁  来源:湖北文史资料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通山县  黄海  平山区  花鼓戏  鄂东南  唱腔  黄梅采茶戏  黄梅县  阳新  黄梅戏 
描述:鄂东南采茶戏、花鼓戏同出一源
鄂东北方言中的父母称谓词考辨
作者: 汪化云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使用范围  父母称谓  鄂东北方言  称谓来源  称谓特色 
描述:鄂东北方言关于父母的称谓尤其是关于母亲的称谓是很复杂的。本文介绍了各种称谓的使用范围,特别是对主要称谓作了考证,认为鄂东北方言中此类称谓很有特色:古今称谓并存而以保存古“楚人”、“江东”等的称谓为
鄂东古邾城遗址辨略--兼说邾城的历史沿革
作者: 裘真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邾城  沿革  遗址  “黄州说”  “新洲说” 
描述:通过较为详实的考辨,确认古邾城即今黄州市城北的禹王城,同时对邾城遗址“新洲说”的错误作了初步的纠正。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