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8110)
报纸(26796)
图书(7008)
会议论文(928)
图片(805)
学位论文(674)
本馆藏书(185)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化 (73806)
黄冈名人 (41514)
黄冈景秀 (17299)
黄冈名戏 (11480)
黄冈特产 (366)
黄冈美食 (41)
按年份分组
2017(994)
2016(15031)
2015(11439)
2014(10703)
2013(10566)
2012(10756)
2011(8679)
2010(8747)
2009(7317)
2008(5776)
2007(5669)
2006(4852)
2005(3704)
2004(3632)
2003(3199)
2002(2763)
2001(2327)
2000(2130)
1999(2137)
1997(1904)
1996(1837)
1995(1686)
1994(1649)
1993(943)
1990(1090)
1989(991)
1988(987)
1987(1090)
1983(780)
1957(151)
按来源分组
黄冈日报(13500)
鄂东晚报(3005)
楚天时报(845)
湖北日报(727)
人民日报(210)
楚天都市报(187)
农村新报(136)
楚天金报(107)
人民政协报(72)
武汉晨报(66)
长江商报(62)
武汉晚报(55)
恩施日报(48)
湖北电力报(38)
人民日报海外版(28)
农村金融时报(28)
新民晚报(24)
中国质量报(23)
中国税务报(20)
经济日报(18)
三峡晚报(12)
中国食品报(12)
中老年时报(11)
新民晚报美国版(11)
中国渔业报(10)
中国特产报(7)
中国经济时报(7)
农民日报(6)
中国贸易报(4)
湖北科技报(2)
相关搜索词
京剧老生伶人专集的珍贵文献:石印本《余叔岩》研究
作者: 谷曙光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谭派  余叔岩  文献 
描述:1917年印制的石印本《余叔岩》,此书分析余叔岩生平和早期艺术生涯中的一些问题,对其出身、唱片公案、与师友的关系等都有客观的研究。希望通过对珍稀文献的研究,推进京剧艺人及流派的研究。
余叔岩唱腔艺术剖析
作者: 费玉平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十八张半唱片  气口  尺寸  劲头  余叔岩  余派唱腔 
描述:余叔岩被公认是京剧大王谭鑫培的出色继承者,名列20世纪30年代四大须生之首。余氏在继承谭(鑫培)派艺术的基础上将谭腔精雕细刻,极大地丰富了老生唱腔的韵律美,成为衡量老生行当唱念做打的准绳。以理性的研究,总结归纳了余派唱伴艺术的真谛。
我所知道的余叔岩
作者: 陶雄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故都  优等生  女子  北平  京剧艺术  票房  剧中人  戏曲美学  余三胜 
描述:1931年,我在故都北平春明女子中学教英文。初一班上有两姊妹,姊姊叫余慧文,妹妹叫余慧清。姊妹俩都是优等生,姊姊名列全班第一。 她们是谁呢?大名鼎鼎的“须生泰斗”余叔岩的女公子便是。她们的外公陈德霖,名气
梅葆是余叔岩“得意门生“吗?
作者: 苏宗仁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曲研究  梅葆  余叔岩  京剧流派  余派 
描述:梅葆是余叔岩“得意门生“吗?
固本与开新:新时期黄梅戏的生存策略
作者: 段友芳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曲现代化  “非遗”保护  黄梅戏 
描述:固本与开新是黄梅戏走向成熟、步入辉煌的重要原因,也是黄梅戏的优良传统,新时期黄梅戏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在如何处理固本与开新的关系上,致力于现代化探索的新时期黄梅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固本是开新的前提,拒绝固本的“开新”,必然走偏,最终导致黄梅戏变质;固本与开新互涉互渗,“旧的”可以在“新的”之中延续,“新的”可以通过提升当下性来保持“旧的”,“新”与“旧”互涉互渗的矛盾统一体才是富有生命力的;固本与开新不可偏废,拒绝开新的“固本”,只能是墨守成规,必然导致黄梅戏脱离时代,脱离群众,日渐枯萎,最终被历史淘
土家音乐文化与黄梅戏的完美融合:论黄梅戏《妹娃要过河》的音乐特色
作者: 段友芳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妹娃要过河》  土家音乐  《龙船调》  黄梅戏 
描述:黄梅戏《妹娃要过河》将湖北鄂西土家文化与黄梅戏艺术联姻,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土家歌舞的野性与张力以及黄梅戏的温婉缠绵的有机结合带给观众美仑美奂的感受,尤其在音乐处理上,运用黄梅戏经典唱腔;土家民歌《龙船调》音乐元素贯穿始终;黄梅歌《妹娃要过河》与《龙船调》相得益彰,达到了非常的高度,既凸现了黄梅戏的剧种特色,又彰显了土家族音乐文化特征,真正实现了土家音乐文化与黄梅戏的完美融合,为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展示了又一个新的模式。
优势论——黄梅戏发展的历史经验
作者: 金芝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经验  优势  黄梅戏 
描述:优势体现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优势潜藏着事物的生命活力;优势透现出事物的发展走向;优势显示出事物的是非标志。黄梅戏发展的历史经验体现出四个主要优势:传统与现实不断融合而滚动发展的优势;剧目发展与人才培育紧密结合的优势;地上舞台与空中舞台合力齐心的优势;黄梅戏发展与观念需求亲密结合的优势。如果一种事物完全失去了优势,也就失去了生命和未来。
视觉中的黄梅戏表演艺术
作者: 程功恩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表演艺术  剧种特色  磨豆腐  演员  审美情趣  视觉感受  审美心理距离  黄梅戏  新兴剧种  生活化 
描述:视觉中的黄梅戏表演艺术程功恩如今的黄梅戏,已经发展为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剧种,它何以能受到各地观众的普遍欢迎?众口一辞———是它的唱腔优美,道白动听,语言通俗易懂,好听好唱好学。仔细一想,这不都是听觉上的美好感受吗?确实如此,除了一些卓有才华的黄梅戏演员...
黄梅艺苑的一颗新星——记黄梅戏著名演员马兰
作者: 聂志荣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表演艺术  艺术家  乡土  演员  唱腔  剧种  严凤英  剧坛  黄梅戏 
描述:素被誉为唱腔优美、乡土气浓郁的安徽黄梅戏,是全国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三十年前,黄梅戏著名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和王少舫因主演《天仙配》拍成电影而名震剧坛,蜚声海外;今天,我们又欣喜地看到,黄梅戏表演艺术的一代新人正脱颖而出,赢得千百万观众的喜爱。马兰就是其中的一位。
湖北省首届黄梅戏艺术节去年12月在黄冈地区武穴市举行
作者: 捷之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剧团  形式多样  武穴  龙感湖  金融系统  观众  湖北省  中国农业银行  文化系统  黄梅戏 
描述:由湖北省文化厅,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及黄冈地区文化系统、金融系统的几个单位联合主办的“湖北省首届黄梅戏艺术节”,于去年12月9日至16日在黄冈地区武穴市举行。 艺术节历时八天,参加演出的有英山、蕲春、罗田、龙感湖、武穴、黄梅、枝江等地和省属的八个黄梅戏剧团,演职人员400多名,演出了八台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观众达一万二千多人次 在近200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