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徐慕云说余叔岩往事
作者:暂无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银行家  预备  富商  堂会  胡琴  北平  配角  巡官  巡警  戏曲 
描述:徐慕云(1900-1974),我国著名戏剧评论家、戏剧教育家。《梨园外纪》(三联书店出版)是作者的一部有关戏曲历史的著作,全文记述了若干京剧名伶的生活和艺事活动,展现了近代京剧发展史的生动图景。本版内容摘自该书。余叔岩不愿来沪出演的最大原因连日对于叔岩行将来沪出演白宅堂会的消息,颇引起社会人士之注意
余叔岩与孟小冬
作者: 万伯翱  来源:晚报文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正式  北平  徒弟  窦公  唱腔  露出  演出  师徒关系  唱法  动作 
描述:余叔岩是和梅兰芳同时代的京剧艺术大师,他与马连良、高庆奎并称为京剧第三代的"老生三杰"。孟小冬是其弟子中成就最高者。孟小冬行腔吐字、举手投足,均能酷肖余叔岩且形神皆备,于规矩中显出功力,有清纯雅淡的韵味。
余叔岩与孟小冬的师徒之谊
作者: 万伯翱  来源:名人传记·上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形神  京剧  北平  艺术大师  梅兰芳  演出  师徒关系  吐字  唱法  动作 
描述:余叔岩是和梅兰芳同时代的京剧艺术大师,他与马连良、高庆奎并称为京剧第三代的"老生三杰"。孟小冬是其弟子中成就最高者。孟小冬行腔吐字,举手投足,均能酷肖且形神皆备,于规矩中显出功力,有清纯雅淡的韵味。
我所知道的余叔岩
作者: 陶雄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故都  优等生  女子  北平  京剧艺术  票房  剧中人  戏曲美学  余三胜 
描述:1931年,我在故都北平春明女子中学教英文。初一班上有两姊妹,姊姊叫余慧文,妹妹叫余慧清。姊妹俩都是优等生,姊姊名列全班第一。 她们是谁呢?大名鼎鼎的“须生泰斗”余叔岩的女公子便是。她们的外公陈德霖,名气
秋的感怀
作者: 孟超  来源:青苹果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秋老虎  抗战前  上海  大别山  北平  桂林  心情  青岛  自然  人民生活 
描述:据说桂林是没有秋的,因为秋老虎过了之后,便就快到冬天了;可是事实也不尽然,在八九月间,一阵热雨之后,到了晚上,也总有一些和夏天不同的凉意。当你走到树底下,也照样的飘下了一两片树叶,虽然用不到猛然的一惊,但秋的感念多少是存在的。除此,街头上、庭院里,我也找不出秋的征象了,这大约是那些人认为是没有秋的原因。记得在上海时,秋一到,马上路口里就有敲着木梆的卖白果的声音,它像候鸟一样,才
秋的感怀
作者: 孟超 唐惠忠  来源:课外语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秋老虎  抗战前  秋声赋  上海  大别山  北平  抗战时期  桂林  青岛  抗战胜利 
描述:据说桂林是没有秋的,因为秋老虎过了之后,便快到冬天了;可是事实也不尽然,在八九月间,一阵热雨之后,到了晚上,也总有一些和夏天不同的凉意。
有惊有险见胆略──郑维山战争年代二三事
作者: 董保存  来源:党史天地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郑维山  大别山  北平  毛泽东  中央军委  战争年代  傅作义  张家口  命令  东北野战军 
描述:有惊有险见胆略──郑维山战争年代二三事
李文和袁朴的人生变数
作者: 十年砍柴  来源:文史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文和  高级将领  高级军官  平津战役  北平  蒋介石  司令官  司令部  傅作义  表示反对 
描述:1949年1月下旬,“平津战役”接近尾声,困守在北平的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将军审时度势,决定交出这座古都。 “剿总”司令部大部分高级军官表示追随傅司令官,而副司令兼任四兵团司令官李文表示反对
一个秋士的独白:《故都的秋》赏析
作者: 朱思克 孙涛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北戴河  作家  故都  北平  元旦  知识分子  杭州  郁达夫  北京 
描述:《故都的秋》创作于1934年8月。1934年11日,郁达夫在《元旦感想》中写道:"想起范石湖的‘老病增年是减年’,少不得又要黯然神伤了。"又在这一年的《新年试笔》中说:"假若要我说出新年的心愿,而来作我的一年的希望的话,那我只盼望着今年一年能够不动一动笔,不写一篇字而可以生活过去。"郁达夫的确有
《故都的秋》的语言问题
作者: 陈明学  来源:新课程(教研)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欧阳子  苏东坡  句子  故都  理由  北平  现代汉语词典  表述  语言问题  青岛 
描述:一、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显然,这个句子是欧化句子,按汉语的表述习惯,是绝不会说什么"我的不远千里"的。另外,"的理由"三个字也显多余,去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