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8110)
报纸(26796)
图书(7008)
会议论文(928)
图片(805)
学位论文(674)
本馆藏书(185)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化 (73806)
黄冈名人 (41514)
黄冈景秀 (17299)
黄冈名戏 (11480)
黄冈特产 (366)
黄冈美食 (41)
按年份分组
2017(994)
2016(15031)
2015(11439)
2014(10703)
2013(10566)
2012(10756)
2011(8679)
2010(8747)
2009(7317)
2008(5776)
2007(5669)
2006(4852)
2005(3704)
2004(3632)
2003(3199)
2002(2763)
2001(2327)
2000(2130)
1999(2137)
1997(1904)
1996(1837)
1995(1686)
1994(1649)
1993(943)
1990(1090)
1989(991)
1988(987)
1987(1090)
1983(780)
1957(151)
按来源分组
黄冈日报(13500)
鄂东晚报(3005)
楚天时报(845)
湖北日报(727)
人民日报(210)
楚天都市报(187)
农村新报(136)
楚天金报(107)
人民政协报(72)
武汉晨报(66)
长江商报(62)
武汉晚报(55)
恩施日报(48)
湖北电力报(38)
人民日报海外版(28)
农村金融时报(28)
新民晚报(24)
中国质量报(23)
中国税务报(20)
经济日报(18)
三峡晚报(12)
中国食品报(12)
中老年时报(11)
新民晚报美国版(11)
中国渔业报(10)
中国特产报(7)
中国经济时报(7)
农民日报(6)
中国贸易报(4)
湖北科技报(2)
相关搜索词
抗战时期的上海话剧(二)——访洪谟
作者: 邵迎建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暨南大学  中共地下党  上海  抗战时期  《春香传》  《秦香莲》  话剧  《女驸马》 
描述:洪谟,1913年10月出生,安徽安庆人。1935年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物理系并留校任教。抗战爆发后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演剧十二队、上海剧社、青鸟剧社的活动,1938年为上海业余戏剧交谊社社长。1938年开始任导演,1939年参加上海剧艺社。上海全面沦陷后,仍坚持话剧活动,组织剧社、导演并编写剧本。为当时著名的四小导演之一。解放后导演京剧《秦香莲》、越剧《春香传》及黄梅戏《女驸马》。离休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时间:2006年2月15日上午9∶00,地点:于上海绍兴路洪谟先生家40年代上海话剧的四小导演之一
吴组缃先生活在我的心中
作者: 魏绍昌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红楼梦》  吴组缃  文化生活出版社  三十年代  长篇小说  郑振铎  曹禺  清华大学  黄梅戏 
描述:三十年代中期,吴组缃先生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和生活书店分别出版了两本短篇小说集。《饭余集》收入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 内;《西柳集》收入实际上是郑振铎主编的“创作文库”内;这两套新文学丛书,在今天看来,几乎都是第一流作家的第一
废名在黄梅
作者: 梅杰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梅  废名  现代京派文学家  中国  文学史  佛禅文化  人物传记 
描述:中国现代著名京派文学家废名深爱他的家乡黄梅,家乡的田园风光、佛禅文化孕育了他的创作。黄梅是中国禅宗的发祥地,也是黄梅戏的故乡。废名在此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并于抗战期间在家乡避难、居住达九年之久,深深影响他以后的文学观和思想走向。近些年来,许多专家学者走
姚雪垠在大别山区的文化抗战活动
作者: 吴永平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阵中日报  姚雪垠  抗日救国  集团军总司令  李品仙  抗战初期  韦永成  第五战区  大别山区  抗建 
描述:1941年初,在第五战区司令部所在地老河口从事救亡工作的姚雪垠被长官部借故免职,在《阵中日报》总编尹冰彦的帮助下,化名以记者的身份潜入大别山,借桂系的关系暂且栖身;当年4月,姚雪垠来到安徽省政府所在地——大刖山腹心小镇立煌。却没有料到,此时大别山的政治文化形势已与他两年前来到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省府主席廖磊已敝,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继任,群众救亡组织多遭解散或解组。曾经一度高
雨丝风片录[九]
作者: 谷斯范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沦陷区  戏剧家  乡长  大别山  省政府  李宗仁  无为县  抗战  安徽省  集团军 
描述:从金家寨到无为县我于1940年1月下旬到金家寨。这时任命为安徽省政府主席兼21集团军总司令的李品仙刚从重庆来,接替了前任廖磊的位子,像个凶神恶煞,下马伊始,就扬言要设集中营,要抓共党分子。本来朝气
我的中学时代
作者: 叶君健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科学救国  世界语  大别山  生活方式  教会大学  蒋介石  二年级  新知识  上海西郊 
描述:我出生在大别山南麓的一个山区里。那时民国已经有三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地方闭塞,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和想法,仍然停留在满清时代。我在六岁的时候,按照村里的惯例,就进入一个设在村头祠堂里的私塾去学习识字。我读的第一本书是《三字经》,第二本书是《百家姓》,接着就是四书、五经。学习的方法是背诵,至于书的内容,那就不必求甚解了。塾师偶尔也解释一下,但我怎么也听不懂,只能在这懂与不懂之间,让日子象流水般逝去。但是那时的生活并不单调。在农村,一般庄稼人大都是半年辛苦半年闲,小孩子也不例外。
雨丝风片录〔六〕
作者: 谷斯范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机动部队  战地记者  大别山  国民党  桐柏山  李宗仁  汤恩伯  蒋介石  战区  集团军 
描述:四篇小说的题外话短篇小说集《不宁静的城》的《后记》里有一段话:一九三九年秋末,我作为‘国新社’的战地记者,进入桐柏山的丛山间进行采访。以后在豫、鄂、皖三省交界地区,来往于不同的部队之间,度过了整个冬天。我到过中华山游击区,也在大别山中心的金家寨过了一段惊风骇浪的日子。取材于这个时期的生活,写过四个短篇小说:《平靖关外的故事》、《山寨夜话》、《荒谷之夜》和《重逢》。都写于抗日战争年代,前面三篇当时发表于报刊,《重逢》不幸‘失踪’。我是1939年7月离开桂林的,社里派我去五战区,任务是建立襄樊通讯站,
疆场战歌
作者: 田涛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儿庄  日本帝国主义  姚雪垠  报告文学  大别山  李宗仁  文化工作  长篇小说  抗战  战区 
描述:一在潢川的一所小学校里,地下垫干草,睡地铺。我们第五战区战时文化工作团的工作:出墙报、演街头小剧《小放牛》、《放下你的鞭子》等。写报告文学、诗歌,寄给后方报刊发表。在潢川没有待多久,随五战区司令长官部迁移到了商城,这里已经是大别山的山麓了。商城有两座古城,从大别山奔流下来一条沙河,把两座古城隔开,两城遥相对峙。沙河水清亮透澈,涉河搭起一条木板桥,人们走来往去,木板桥摇摇晃晃,几时河水上涨,搭桥的木板便随波逐流去了。涉河的人们只好脱鞋袜,挽裤管,蹚水过河。好在沙河
邹荻帆同志逝世
作者:暂无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穆木天  心脏病突发  中国作家  抗战爆发  臧克家  大别山  抗战时期  长篇小说  文化工作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描述: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原《诗刊》主编邹荻帆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于9月5日晨在京逝世,享年78岁。 邹荻帆1917年生于湖北省天门县。抗战爆发后在武汉参加发起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与冯乃超、穆木天、蒋锡金等办诗刊《时调》。1938年与臧克家等人在大别山参加文化工作团,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同年参加上海救亡演剧第二队,
生活历程纪略
作者: 李霁野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帆船  慢衰落  生活  父亲  师范学院  师范学校  大别山  鲁迅  小集镇  五四运动 
描述:我于一九○四年四月在安徽霍邱县叶集出世。这个小集镇南临大别山,西濒史河,在一个土地肥沃的小平原边缘。在我的祖辈时期,史河紧沿镇旁流过,几桅的大帆船来来往往不断,所以叶集是个很繁华的地方。但到我父辈时期,史河改道西移约十里,叶集就慢慢衰落下来了。可是居民不忘往日的繁荣,在我的童年还常常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