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4)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黄冈名戏 (17)
按年份分组
1988(3)
1987(2)
1986(1)
1985(2)
1984(5)
1983(2)
1982(1)
1975(1)
按来源分组
黄梅戏艺术(14)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
其它(1)
相关搜索词
[0图]龙女 黄梅戏神话艺术片
作者: 丁式平  来源: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电影文学剧本 
描述:龙女 黄梅戏神话艺术片
[0图]黄梅戏神话艺术片 龙女 电影文学剧本·附主旋律
作者: 丁式平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黄梅戏神话艺术片 龙女 电影文学剧本·附主旋律
浅谈黄梅戏风格
作者: 丁式平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普通话  语言语  安庆  语音  声调  唱腔  韵母  阴平  地方语言  黄梅戏 
描述:省黄梅剧团前年赴香港演出时,港报称之为“原装黄梅戏”,把安徽的黄梅戏与港台流行的黄梅调相对照,作了这种比喻。这比喻确也耐人寻思,启示我们思考:什么样式的黄梅戏才是“原装”。 五二年安庆市组成的黄梅戏演出队到上海,赢得了观众的赞誉,报刊评论称道黄梅戏“淳朴、健康、真切、活泼”,说看了黄梅戏“仿佛闻到了农村中泥土的气息,闻到了山花的芳香”。于是,论者引伸说
黄梅戏杂议三题
作者: 丁式平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杂议  剧团  三题  地方戏  作曲家  演员  剧种  风格特色  黄梅戏  声腔 
描述:安徽省委、省政府和省文化厅开始重视并花力气抓黄梅戏了,看来是来真个的,虽然迟了点,仍然值得庆幸。既然要抓就要抓实事,这次黄梅戏研究会首届年会虽多少有点造声势的味道,毕竟还是办了实事,如宣读有关论文和观摩黄梅戏影片等。显然,不能期待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广泛的议题作深入的探讨,但至少是开了个头,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的。
黄梅戏的有功之臣-丁老六
作者: 丁式平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人  京剧  糊嘴  观众  安庆  唱腔  女演员  剧种  怀宁县  黄梅戏 
描述:黄梅戏在其形成、成长与发展的漫长岁月里,孕育过一代代艺人,历代艺人又以其聪敏才智和血泪汗水培植着黄梅戏这株艳葩俏枝,他们是黄梅戏事业的有功之臣。其中,丁永泉(丁老六)便是杰出的代表之一。 丁老六于一八九二年出生在怀宁县,青年时期种过田,做过工,但更多的还是在黄梅调班里唱戏。他天生一副好嗓子,十四、五岁便崭露头角,十
黄梅戏的好儿子-悼念王少舫
作者: 丁式平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人  剧团  京剧  戏曲演员  黄梅剧  安庆  拙笔  夫妻观  唱腔  黄梅戏 
描述:王少舫同志去世了,去得如此猝然,黄梅戏又一次蒙受巨大损失。老友仙逝,哀痛难已,拙笔蘸泪,记述所知,以慰亡灵。 八六年七月十七日下午,少舫同志在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接待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下届毕业班来进行暑期社会调查的六位学
居安思危-小议黄梅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作者: 丁式平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人  普通话  小议  观众  安庆  唱腔  演员  剧种  音乐化的语言  黄梅戏 
描述:这些年来黄梅戏专业表演团体的数字在不断增加,从建国初的三个班社发展到目前五十多个剧团,分布在全国八个省(不久的将来,当三峡省正式建立时,更可以号称九个省),真可谓剧运亨通,流年吉利。在当今有些剧种的演出不景气的情况下,黄梅戏却保持了常盛不衰,引起许多人的兴趣。说起来,这也并非什么新鲜事,远在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安庆市的演出队到上海表演引起轰动时,华东各报盛赞黄梅戏有着
曲尽其妙 承先启后——记黄梅戏作曲家王文治
作者: 丁式平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丝弦  剧团  作曲家  说明书  演奏家  文治  影片  旋律  踪迹  黄梅戏 
描述:有这样一位黄梅戏作曲家,二十多年里无论是在剧团说明书上,还是影片报刊上都看不见他的姓名,但在相当多黄梅戏演出的歌唱和丝弦声中,却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寻觅到他创作的旋律踪迹。他就是王文治,一位既默默无闻又影响深远的黄梅戏作曲家、演奏家。
寻美求新,孜孜不倦-记黄梅戏作曲家时白林
作者: 丁式平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织女  孟姜女  作曲家  阴司  女声  《春香传》  寻美  唱腔  音乐创作  黄梅戏 
描述:人们常谈起黄山和黄梅戏是安徽的两样宝。 黄山,那奇松怪石、浓云密雾、峭壁悬瀑、深壑幽径……游览其中令人心旷神怡、荡气回肠。应该感谢的是大自然的厚赐。 黄梅戏,那质朴自然的表演、优美流畅的音乐、通俗清新的语言,使人心旷神怡,获得美的享受.这却要感谢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感谢前辈艺人和现代艺术
举足轻重-简述知识分子在黄梅戏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 丁式平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猪草  仙女  知识分子的作用  唱词  唱腔  艺术革新  剧种  剧目  黄梅戏  发展中 
描述:刘厚生同志在题为《论知识分子在戏曲革新中的作用》一文中曾说过这样的话:“知识分子在艺术革新创造中的作用极端重要”。我十分赞同“极端重要”这一估价。历史证明:一个剧种的兴衰,取决于这个剧种是否施行艺术革新,凡继承传统并锐意革新者,必因其对传统的发扬光大而欣欣向荣;与此相反,凡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者,必因使传统停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