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
按栏目分组
黄冈名戏 (4)
按年份分组
1987(1)
1983(1)
1982(1)
1981(1)
按来源分组
黄梅戏艺术(4)
相关搜索词
浅谈黄梅戏风格
作者: 丁式平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普通话  语言语  安庆  语音  声调  唱腔  韵母  阴平  地方语言  黄梅戏 
描述:省黄梅剧团前年赴香港演出时,港报称之为“原装黄梅戏”,把安徽的黄梅戏与港台流行的黄梅调相对照,作了这种比喻。这比喻确也耐人寻思,启示我们思考:什么样式的黄梅戏才是“原装”。 五二年安庆市组成的黄梅戏演出队到上海,赢得了观众的赞誉,报刊评论称道黄梅戏“淳朴、健康、真切、活泼”,说看了黄梅戏“仿佛闻到了农村中泥土的气息,闻到了山花的芳香”。于是,论者引伸说
语言·声腔·地方性-兼谈黄梅戏的优势
作者: 班友书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徽剧  京剧  安庆  舞台语言  青阳腔  剧种  阴平  地方性  黄梅戏  声腔 
描述:我在文革前,曾尝试从安庆方音入手,就黄梅戏的语言、音韵问题,初步作了一次规律性的探索,文革后发表在《黄梅戏艺术》一到第四期。事隔二十多年,现在看来,连自己也觉得不满意。而在这当中,黄梅戏经历了一番浩劫之后,又有了长足的发展,真是大灾之后。必有丰年。它像明代的青阳腔一样,几乎又成了“时尚南北”,为人们普遍爱听爱学爱唱的时兴声腔了。记得八四年我在郑州参加地方戏学术研讨会时,一位研究楚剧的同志就很感慨地向我说:“不知怎么弄的,我们楚剧就推广不出去?!”其实也不难理解。我以为关键就在于黄梅戏拥有人们易懂易学易唱的
黄梅戏语言音韵初探
作者: 班友书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音韵  地方语  京剧  安庆  长音  舞台语言  韵白  剧种  阴平  黄梅戏 
描述:道白也是构成戏曲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地位,仅次于唱词。古人由于重视唱,以致有“宾白”之说,表示唱为主白为宾的意思。其实二者关系,犹如花叶并茂,互为衬映,谁也不能代替谁,谁也不能离开谁。李笠翁早就为此打过抱不平,他说曲之有白“就人身论之,则如肢体之于血脉”,所以应该“与曲文等视。有最得意之曲
黄梅戏语言音韵初探(续完)
作者: 班友书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音韵  农具  语言  安庆  绲边  韵母  小戏  剧种  阴平  黄梅戏 
描述:面字韵 韵母:an、ien、on、uan、en、uon 阴平 an b班斑扳扮颁瘢 p攀 f番翻帆幡旙d单丹担(同擔)眈躭耽殚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