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闻一多文化诗学论
作者: 黄曼君  来源:2004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在中国现代诗学史上,闻一多诗学一方面有广阔的文化视野, 另一方面又有独特的审美品格,其诗其文,文化阐释与审美阐释, 文化人格精神与诗性审美把握,两方面并非二元对立,而是在两个极点之间展示出无限丰富的组合级次和实际形态,而且二者往往融会贯通又互相映衬,达到了很好的结合,成就了其诗学特别的风姿。本文对这种文化诗学的特征进行探讨,对文学的文化研究和现代文论话语的创建是有意义的。
闻一多文化诗学论
作者: 黄曼君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话语历史化  审美现代性  闻一多  文化诗学  理性转向  诗性转向 
描述:闻一多诗学既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又有独特的审美诗性品格。这种文化与诗学的交融,首先表现在理性与感性、思与诗的结合上,其理性精神———个体主体性、公共文化精神与创造民族国家想象的互渗互动,构成了他的冷静地、科学地把握世界、理解人生的方式;其诗性把握———生命狂欢、宗教的形而上追求以及“兽性”,“野性”之类民族强力的提倡等,则形成了他诗意地、动情地体验、沉醉于世界人生的方式,二者的结合体现了理性转向与诗性转向的世界文化思潮。其次,表现在一方面他的诗歌及其他文本、话语历史化、文化化,笔底凸显一个“文化中国”,另一
闻一多的三千里徒步跋涉-《作家轶事》之十二
作者: 黄曼君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学术研究  《作家轶事》  闻一多  文学家 
描述:闻一多的三千里徒步跋涉-《作家轶事》之十二
闻一多的三千里徒步跋涉——《作家轶事》之十二
作者: 黄曼君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农红军  成语的活用  西南联合大学  作家  抗日战争  毛泽东  国民党正面战场  闻一多  民歌民谣  跋涉 
描述:闻一多的三千里徒步跋涉——《作家轶事》之十二
《春江花月夜》新论
作者: 黄曼君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春》  《春江花月夜》  自然景物  闻一多  意象叠加  艺术形式  宫体诗  王国维  人的自觉  艺术概括 
描述:《春江花月夜》新论
论闻一多的现代人格精神
作者: 黄曼君 许正林  来源: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在中国现代作家中,鲜有像鲁迅和闻一多那样,所树立的20世纪中国民族魂形象给我们一种如此强烈的价值召唤。的确,作为诗人、学者和战士的闻一多,给我们强烈影响的不仅是他的诗与学术研究的文本,而且来自于他作为战士的人格精神。
闻一多现代学术品格论(摘要)
作者: 黄曼君 胡绍华  来源: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闻一多把现代思维方式、学术观念和科学研究方式与中国传统学术研究方法相融合,形成了将东方和西方、科学和诗性、传统学问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完美结合的学术思想。在具体研究
生命之肯定者最终的奇迹——闻一多殉难的文化意义解读
作者: 黄曼君 梁笑梅  来源:闻一多殉难60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2006年7月15日是闻一多昆明殉难60周年纪念日。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纪念这种牺牲,因为他的牺牲对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乃至文化已是一种提升。更重要的是,闻一多这样的人并不仅仅属于过去,他们来自过去而又时时呈现在我们面前,成为一种激励我们的力量,他们的存在标志着仍有某种诗性的光辉在我们的中间。
闻一多殉难的文化意义解读
作者: 黄曼君 梁笑梅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文化  殉难  闻一多  思想文化  审美文化 
描述:我们纪念闻一多昆明殉难60周年是因为他对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乃至文化已是一种提升。闻一多对黑暗反动势力最终以死相拼的决绝态度,受着20世纪、特别是这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特定语境的支撑。他的思想中很好地结合了中西宗教哲学的精华,他的殉难体现着一种独特的生死观,突出地表现为舍生取义和为理想而生。闻一多诗笔下的死亡不过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写死终究是为了写一份对生的热爱和敬仰,以诗情为哲理,实现对人生的审美超越。从政治文化、思想文化和审美文化几个方面,深入细致地探讨闻一多殉难的意义,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
闻一多现代学术品格论
作者: 黄曼君 胡绍华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术思想  现代性  闻一多  学术品格 
描述:本文深入研究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学术品格形成的中外学术渊源 ,探讨了闻一多学术品格的现代性问题。闻一多把现代思维方式、现代学术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与中国传统学术研究方法相融合 ,形成了将东方和西方、科学性和诗性、传统学问和近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完美结合的学术思想。在具体研究中 ,闻一多注重多学科的综合运用、微观的严谨与宏观的开阔 ,讲求研究的时代性与人民性 ,获得了鲜明的现代学术品格 ,他在我国学术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