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
按栏目分组
黄冈名戏 (5)
按年份分组
2016(1)
2011(1)
1998(1)
1997(1)
1992(1)
按来源分组
黄梅戏艺术(2)
音乐研究(1)
中国京剧(1)
文史知识(1)
相关搜索词
“而今特重余三胜,年少争传张二奎”:试说余三胜、张二奎
作者: 张扶直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老生  艺术实践  舞台语言  演员  程长庚  特重  代表性  京剧唱腔  流派纷呈  余三胜 
描述:京剧形成期间,人才济济,流派纷呈,生、旦、净、丑各行当都涌现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人物,余三胜、张二奎即是老生行中的翘楚,他们以其杰出的艺术实践,在当时赢得盛名——
试析余叔岩的导板唱腔
作者: 何开庸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表演艺术  朴实自然  黄昏时候  试析  焦急不安  赵氏孤儿  内心独白  剧中人  主题思想  京剧唱腔 
描述:试析余叔岩的导板唱腔何开庸不少京剧唱腔的开头都有一句导板,这是唱段的开场白,有如书前的序言,文章的总起。它起着点明主题,定基调的作用。后面的唱词都是按导板的主旨展开,有的唱段为了使主题格外明朗,往往在导板后面加上一句回龙,回龙成为导板不可分离的组成部...
余三胜轶事 大型近代黄梅戏
作者:暂无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演唱特点  近代  轶事  创始人  剧情简介  梆子  京剧唱腔  黄梅戏 
描述:剧情简介:余三胜1802年出生于罗田九资河七娘山,京剧创始人之一。少年余三胜以唱东腔为主。因恶少杨雨亭痛打鸳鸯,流落武汉。进入汉班的余三胜将东腔融入汉调,以精湛的“九腔十八板”名扬三镇。他珍惜人才、广结艺友、力主创新,将汉调皮簧和徽调皮簧相结合,并吸收昆曲梆子的演唱特点,形成独特的风格,创造了自我婉转动听的京剧唱腔。
攻玉可以他山石
作者: 李楠 陈琛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老生  学习  演唱者  艺术  训练  演员  京剧唱腔  发展  唱法  黄梅戏 
描述:纵观京剧和黄梅戏的历史,有着很多的相同和截然的不同。在京剧中,老生行当始终处于最主要的地位。“生、旦、净、丑”中。生行排第一,发展得最早,也最成熟。在黄梅戏中。生行却一直处于为旦行陪衬的略势,艺术上也不像京剧生行发展得那么成熟。但从两者发声的位置、原理来讲。本质却是相同的,即都以男声的本嗓借助丹田气而发出,因而有着相通之处。 从戏曲史上说,京剧和黄梅戏都同源于安徽安庆,只是后来随着各自不同的发展。一个姓了京,一个姓了黄。在黄梅戏的发展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最杰出的生行代表,从王少舫到黄新德、张辉,
《戏曲音乐研究丛书》简介
作者: 黄礼仪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水平  艺术研究  革新创造  梆子腔  戏曲改良  继承传统  剧种  戏剧研究  京剧唱腔  黄梅戏 
描述:戏曲音乐是我国民族传统艺术的结晶:是我国特有的戏剧体系,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它是在继承传统的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民歌小调以及民间器乐曲的基础上产生的。几千年的戏曲音乐在创作上有着深厚的积累,艺人在演唱实践中不断革新创造,形成了众多剧种和各种艺术流派。人民音乐出版社为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自1980年至今陆续出版了一套戏曲音乐研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