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严凤英和她的徒弟们
作者: 郑立松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剧团  六十年代  中国人  严凤英  骄傲  黄梅戏 
描述:严凤英对黄梅戏的杰出的贡献为世人所公认,一百年出了一个严凤英,二百年出了一个程长庚,这不仅是安庆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严凤英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十年间,为了后继有人她先后收了六个女弟子。虽然远
一曲爱心谱写的歌
作者: 竹语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人  轶事  六十年代  《小辞店》  解放初期  人生  黄梅戏 
描述:五十年代,她主演的古装戏《张羽煮海》和黄梅传统戏《小辞店》、《三十六板》等,独具一格,刻画剧中人物入骨三分。被观众誉为“生活的活化石”、“原汁原味的黄梅戏”。六十年代她导演的黄梅戏剧目《抢伞》,获得会演大会很高的评价,得了重奖,在全省各
"厉慧良的那两下子"
作者: 柏龙驹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京剧现代戏  六十年代  京剧团  合肥  演员  剧目 
描述:最近看了几出戏,总觉得有些演员身上缺少些什么,这时总会想到厉慧良.其实我和厉老并不熟,早期只是闻名而已.六十年代在北京看京剧现代戏,他演一个配角,穿着对襟的工人服,一上场,把手中的白毛巾一抖,再往颈脖上一绕,一个亮相,赢来一个满堂彩.
曾希圣与黄梅戏
作者: 张爱斌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六十年代  曾希圣  非物质文化遗产  鼎盛时期  安徽省  黄梅戏  中共中央委员 
描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至六十年代中期的飞速发展,乃至鼎盛时期的繁荣,曾希圣功不可没. 早在1942年,祖籍湖南资兴县的曾希圣就与黄梅戏结下不解之缘.
我爱黄梅戏
作者: 曹国定  来源:开心老年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易记  六十年代  老人  太湖  艺术大师  严凤英  黄梅戏  戏曲  音乐  易学 
描述:我从小爱好音乐和戏曲,尤其是黄梅戏,让我痴迷。那简易上口的"五音"旋律、通俗易懂的唱词,易学易记。"我家住在大桥头……",一曲闹花灯调,不论老人小孩都能唱。著名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六十年代初,率团来太湖演出,轰动全城,观
黄梅戏观众断层之浅见
作者: 吴倩茹 杨孝刚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八十年代  六十年代  观众  七十年代  断层  中国戏曲艺术  黄梅戏 
描述:中国戏曲艺术在建国后,经历了五十年代的复兴,六十年代上半叶的繁荣,七十年代中后期至八十年代中期的鼎盛。随着改革开放国门洞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频繁,加之多元文化、异质艺术样式、门类繁多的娱乐休闲形式
王少舫:现代黄梅戏的领军人
作者: 陈中元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六十年代  军人  舞台艺术  艺术创造  艺术事业  二十世纪  黄梅戏  中国戏曲  历史性 
描述:所谓“现代黄梅戏”的概念,应该是解放后历经“三改”政策,并成功地学习了京、昆、川等兄弟剧种艺术精华,且亦文亦武,走“三并举”之路的黄梅戏艺术全貌。它的成熟期应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期。恰恰王少舫先生
黄梅戏的音乐如何发展:从样板戏的音乐创作得到的启示
作者: 王槐堂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样板戏  京剧音乐  六十年代  手法  音乐改革  戏曲音乐  唱腔  音乐创作  情绪音乐  黄梅戏 
描述:本刊1986年12期发表了孙川同志的《析“一曲多用”之本质谈戏曲衰落之现实》一文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许多读者纷纷来稿参与这一问题的讨论。今天我们刊登《在“建构”中前进》一文,作为这次讨论的结束。我们相信通过这场认真的、热烈的、日久的讨论,会使我们对戏曲音乐的继承与发展等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这期发表的《黄梅戏的音乐如何发展——从样板戏的音乐创作得到的启示》,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黄梅戏的音乐如何发展:从样板戏的音乐创作得到的启示
作者: 王槐堂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样板戏  京剧音乐  六十年代  手法  音乐改革  戏曲音乐  唱腔  音乐创作  情绪音乐  黄梅戏 
描述:本刊1986年12期发表了孙川同志的《析“一曲多用”之本质谈戏曲衰落之现实》一文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许多读者纷纷来稿参与这一问题的讨论。今天我们刊登《在“建构”中前进》一文,作为这次讨论的结束。我们相信通过这场认真的、热烈的、日久的讨论,会使我们对戏曲音乐的继承与发展等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这期发表的《黄梅戏的音乐如何发展——从样板戏的音乐创作得到的启示》,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黄梅戏音乐程式探微——学习传统札记
作者: 精耕  来源:安徽新戏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  六十年代  《春香传》  《江姐》  音乐形象  曲牌体  程式  音乐创作  音乐传统  黄梅戏 
描述:黄梅戏是个年轻的剧种,近百年来从事黄梅戏事业的前辈和当今正在这条战线上辛勤耕耘的同仁们,为黄梅戏的繁荣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成绩斐然。然而,不少新编的剧目往往昙花一现,能够保留下来的并不多,这里除去剧本、导演、演员表演、大的市场环境以及其它艺术门类(影、视、MTV等)的冲击等等问题之外,就其音乐创作这一环节而言,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违背黄梅戏本身的规律,忽视传统,丧失风格,甚至破坏、抛弃它的程式是其中极为重要和不可掉以轻心的重要原因。 有些人认为黄梅戏历史短、底子薄、玩艺儿少,不论在表演和音乐上还谈不上有程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