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作者: 方炳楚  来源:中国收藏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代名词  劳动人民  《天仙配》  安徽省  剧作家  唱段  黄梅戏 
描述:《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该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黄梅戏著名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和王少舫饰演七仙女和董永。严凤英饰演的七仙女形象,既是天上神仙,又是人间村姑,热情大胆与勤劳智慧兼具,使七仙女的叛逆性格得到了充分展示。王少舫塑造的董永形象,朴实敦厚又可亲。这两个经典人物形象富有浓郁的人情味和强烈的真实感,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美好精神的折射。
西藏黃梅戏剧团演員的来信
作者: 張启震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剧团  舞台美术  毛主席  戏剧  劳动人民  民主改革  演出  西藏高原  黄梅戏 
描述:《上海戏剧》編輯部: 我是西藏黄梅戏剧团的青年演員,到西藏演出已經一年多了。虽然我們剧团来自安徽,但現在我們已經非常热爱祖国的高原。經过民主改革以后,西藏的劳动人民在党的領导下,已經改变了过去在三大
西藏黄梅戏剧团演員的来信
作者: 張启震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剧团  毛主席  劳动人民  戏剧  上海  民主改革  演出  西藏高原  黄梅戏 
描述:《上海戏剧》編輯部: 我是西藏黄梅戏剧团的青年演員,到西藏演出已经一年多了。虽然我們剧团来自安徽,但現在我們已經非常热爱祖國的高原。经过民主改革以后,西藏的劳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已经改变了过去在三大
黄梅戏早期史探
作者: 洪非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徽剧  劳动人民  民歌  安庆  艺术形式  剧目  江西  黄梅县  采茶歌  黄梅戏 
描述:一、关于黄梅戏来源的传說 黄梅戏原名黄梅調,是安徽的主要剧种之一。它发源于湖北黄梅的采茶調;成熟于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徽安庆地区,因此黄梅戏又有一个别名,叫“怀腔”或“怀調”。黄梅戏是在劳动人民哺育之下
黄梅戏早期史探〔续〕
作者: 洪非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人  清末民初  表演艺术  劳动人民  舞台艺术  青阳腔  早期  演出  剧目  黄梅戏 
描述:六、黄梅戏舞台艺术的初步积累黄梅戏在安庆地区广泛流行,形成为“怀腔”,距离它最初出现两小戏或三小戏阶段,有百来年的历史。在这一百来年中,黄梅戏的舞台艺术有了初步积累。剧目方面,已经产生了“大戏36本,小戏72折”的说法。当然黄梅戏的剧目不可能固定在不变的数字上,但在艺人中还—直流传着这个习惯的说法。从我们对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搜集、挖掘情况看来,早期在黄梅戏舞台上经常演出的剧目,是接近这个数字的。
我演的几个丑角
作者: 杨祥西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劳动人民  弱智儿  花旦  《三里湾》  丑角  《小二黑结婚》  基本功  学员队  严凤英  黄梅戏 
描述:1958年底我考取了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家过了个元旦,报到时是1959年1月初.报到后就编入学员队,开始学黄梅戏.有幸和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张云风同一个剧团,得到他们的教导和提携.像丁永泉、程
红线女与领袖
作者: 胡新民  来源:名人传记(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表演艺术  劳动人民  关汉卿  毛泽东  演员  演出  周恩来  粤剧  红线女  邓小平 
描述:2013年岁末,粤剧舞台上的传奇人物红线女辞世。作为"红派"粤剧表演艺术的创始人和岭南剧坛的一代宗师,红线女与豫剧演员常香玉、黄梅戏演员严凤英、越剧演员袁雪芬一起,被公认为国宝级的地方戏曲四大名旦;毛泽东主席称她是"劳动人民的红线女"。
琴音楚韵 戏迎新年
作者:暂无 来源:湖北旅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戏曲  曲艺  劳动人民  唱腔  表现形式  风土人情  地方特色  湖北  剧种  传统文化 
描述:湖北曲艺剧种丰富,特色鲜明,拥有汉剧、楚剧,黄梅戏等大量具有浓郁特色的地方戏曲。地方戏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凝结着所处地域的民风习俗及风土人情。一段段唱腔,一个个招式都体现了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张扬
装龙象龙装虎象虎及其他
作者: 张云风 郑涛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动观  语言  劳动人民  观众  唱词  跑龙套  配角  演员  唱腔  黄梅戏 
描述:我开始学戏,先后拜严云高、程积善二位老先生为师。他们都教我要“装龙象龙,装虎象虎”。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塑造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
民俗方言视域下的泗州戏艺术
作者: 王慧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俗语  发展壮大  劳动人民  文化特色  地方戏  艺术  民歌  民俗文化  文化保护  皖北 
描述:泗州戏自诞生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她是皖北大地土生土长的乡野之花,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称为安徽四大优秀剧种,2006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戏曲以语言为载体,地方戏则以诞生和发展地区的方言为媒介。泗州戏起源于江苏海州(今江苏省东海县)地区,但它的发展壮大过程却是在皖北平原上完成的,因此泗州戏的唱腔和念白主要使用皖北的方言俗语。就流布地区来看,中路泗州戏以宿州
上页 1 2 ... 5 6 7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