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衡州花鼓戏音乐演变历程及其特色
作者: 钟冬梅  来源:艺海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花鼓戏  湘南地区  民间歌舞  舞台语言  演变  民间小戏  音乐 
描述:衡阳衡州花鼓戏成形于明末清初,是流行于湖南省湘南地区的民间小戏剧种,以衡州地方方言为舞台语言稍加提炼而形成的湘南花鼓戏独一流派。衡州花鼓戏的音乐以活泼、明快、高亢和粗犷著称,它热情奔放,山歌风味异常
W花鼓戏《包公铡美》艺术形象的塑造
作者: 邵渐兴  来源:小品文选刊(下)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的形象  花鼓戏  艺术家  老百姓  艺术形象  小说家  包公  剧作家 
描述:宋代名臣包拯的艺术形象,经过几百年来历代小说家、剧作家和戏曲艺术家的不断创造,反复锤炼,在广大观众中广泛流传,深入人心。一提起黑脸包公,人们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一位脸黑心赤,正气凛然,铁面无私,刚正不阿,铲权贵,铡奸佞,剪强暴,护良善这样一个老百姓心目中的正义之神的形象。
用曹禺的创作理念弄戏:荆州花鼓戏《玉堂春》导演手记
作者: 肖作伟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花鼓戏  导演  观众  荆州  《玉堂春》  手记  创作理念  曹禺 
描述:曹禺先生曾多次强调:“戏是为观众写的。”“写戏的人要时刻想着观众,想着观众是否爱看,如果我们写的戏观众不理解、不欣赏,不来看你的戏,那什么都完了。”
坚守花鼓戏之魂——荆门市艺术剧院的传承与奋斗
作者: 林晶晶 朱可馨  来源:党员生活(湖北)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剧院  花鼓戏  艺术  传承  奋斗  国家级  办公楼  荆门市 
描述:从荆门闹市的一个拐角进去.有一栋年代久远的五层小楼,踏进有些阴暗的办公楼,就走进了荆门市艺术剧院。在这座产出过数部国家级大奖剧目的小楼里,我们见到了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蔡建庭,文华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罗涛,还有花鼓戏名角刘红英。
毛泽东举荐益阳花鼓戏《牛死牌》
作者: 陈启烈  来源:湘潮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死牌》  剧团  花鼓戏  毛泽东  湖南省  益阳市    演出 
描述:1958年12月26日至28日,毛泽东回湖南调研考察。在此期间,他观看了益阳市花鼓戏剧团演出的((生死牌》,并且将其举荐上北京。正是由于毛泽东的亲切关怀,使益阳花鼓戏唱响全国,赢得了至高的荣耀和长足
衡州花鼓戏双轨谋人才
作者: 费建楚  来源:艺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家领导人  2010年  衡阳市  花鼓戏  有限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人才  四十年代 
描述:衡阳衡州花鼓戏艺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其前身是衡阳市花鼓戏剧团,成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六十多年来,该公司为衡阳人民的文化生活作出了突出贡献,更为衡阳戏剧文化的发展繁荣赢得了骄人的成绩
论地方戏曲的新生:以衡州花鼓戏为例
作者: 周奕含  来源:音乐教育与创作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戏曲  艺术种类  美学价值  花鼓戏  新生  19世纪初期  民族特色  民族艺术 
描述: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是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极高的美学价值的艺术种类之一。我国的戏剧起源于民间也成就于民间,从先秦时期的开始到唐宋之后的成熟及至明清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期间数千年的演变进程中其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19世纪初期
长沙花鼓戏
作者: 陈先枢  来源:老年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风格独特  群众基础  地方色彩  生活气息  洞庭湖  花鼓戏  舞台语言  长沙话 
描述:长沙花鼓戏形成于清代,流行于湘中、湘东和洞庭湖滨,是一个艺术风格独特、群众基础深厚、地方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小戏剧种。长沙花鼓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许多流派,其中以浏阳、宁乡、益阳、西湖、平浏醴等五路为主。这五路花鼓戏都以近长沙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所以通称长沙花鼓戏
长沙花鼓戏创新谈
作者: 王剑辉  来源:艺海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剧团  花鼓戏  导演  长沙  老百姓  时代需要  戏剧发展  探索创新 
描述:当导演快二十年了,看过许多花鼓戏剧团的戏。虽然长沙花鼓戏在农村深受老百姓的喜欢,但我认为,还要根据时代需要和戏剧发展的规律,努力探索创新。
商洛花鼓戏的传统与保护
作者: 李世鹏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商洛市  花鼓戏  地方剧种  传统风格  地方特色  保护  70年代  50年代 
描述:商洛花鼓戏是指广泛流传于商洛市六县一区的地方剧种。是上世纪50年代产生的一个新名称,历史上有三种称谓:"花鼓子"、"地蹦子"、"二棚子",是标准的地方"三小戏"。①主要由"筒子戏"、"八岔戏"、"小调戏"三种民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