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梅魂凝寒花不落
作者: 朱蕾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近代  韩再芬  剧种  黄梅戏 
描述:“我对黄梅戏有着一种怎么也放不下的痴迷情结,舞台是我心中的圣地,让我把一切爱奉献。”一打开韩再芬的个人网页,这句话就像一声春雷深深地刻入了我的心里,为什么?因为在这世上有一种热爱叫做“痴迷”,而我的这份痴迷在无形中交付与了中国近代一个年轻的剧种——黄梅戏。
近代中国跨世纪的抉择:改良与革命
作者: 詹学德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近代  革命  改良  抉择  比较研究 
描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 ,中国社会前途面临着改良与革命的抉择。改良与革命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和相似的思想根源 ,经过维新立宪与社会革命两种主张的斗争 ,在社会变革的推动下 ,立宪改良派逐步转化到革命阵营 ,中国最终选择了革命
道德文章 山高水长——追忆中国近代林业开拓者之一、安徽省林科院首任负责人傅焕光
作者: 本刊  来源:安徽林业科技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林业局  中国近代  开拓者  栓皮栎  中山陵园  大别山区  林业科学研究  国民政府  安徽省  水土保持学 
描述:傅焕光(1892-1972),江苏太仓人,我国著名林学家和水土保持学家。中国近代林业开拓者之一。驰名中外的南京中山陵园的创建人之一。他早年留学菲律宾大学,解放前曾任总理陵园(现南京中山陵园)主任技师
谈林则徐流放新疆期间的诗作
作者: 周轩  来源:新疆社会科学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流放  苏东坡  林则徐  中国近代  新疆  伊犁将军  西北边防  维新思想  历史贡献  维吾尔人 
描述:林则徐,作为我国近代史开端的杰出的爱国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以他在禁烟抗英斗争中的历史贡献和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而载入中华民族的英雄史册,赢得了“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的光辉历史地位。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幅浮雕
论闻一多爱国诗
作者: 陆耀东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爱国心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近代  帝国主义  祖国  郭沫若  中国新诗  爱国诗  作品  爱国主义者 
描述:在中国新诗史上,闻一多先生的地位虽然难以超越郭沫若同志,但就爱国诗而论,则郭难以超越闻。这里,我想专就闻先生的爱国诗(不包括如《园内》、《南海之神》这样有爱国因素并不以爱国为主题的诗),作一探讨。
文史兼治,品业双修:缅怀业师季镇淮
作者: 张中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南联大  西南联合大学  中国近代  学术思想  中国文学史  清华学派  闻一多  龚自珍  朱自清  研究生 
描述:秋天,到四季如春的昆明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会毕,想到的第一件事,是去寻访西南联合大学旧址。那里,有我自幼景仰的闻一多先生的身影,有我的业师季镇淮先生青年时的足踪……
让说理更令人信服
作者: 王芳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纳法  谬误  中国近代  议论文  经典  论证  因果关系  富贵不能淫  演绎法  文天祥 
描述:吴晗的《谈骨气》,一直被看作是经典的议论文本。其实谬误百出。他的论证是:齐人不受嗟来之食,贫贱不能移,中国古人是有骨气的。文天祥不接受元世祖宰相位置的诱惑,富贵不能淫,中国近代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横眉冷对国
国学狂人黄侃轶事
作者: 黄君  来源:教师博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胡适  国学  中国近代  训诂学家  民主革命  黄侃  章太炎  传统语言文字学  农民运动  陈独秀 
描述:黄侃,字季刚,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音韵学家,与章太炎先生并称"国学大师""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同时,他又是一位早期农民运动的活动家、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黄侃祖籍湖北蕲春,幼承
熊十力伦理思想三题
作者: 高瑞泉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熊十力  中国近代  宇宙观  本体世界  创造意志  终极关怀  新唯识论  伦理思想  自由意志  本体论 
描述:熊十力伦理思想三题
汤用彤对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的贡献
作者: 杨会  来源:新学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佛教史  研究方法  两晋南北朝  外来文化  中国近代  汤用彤  魏晋南北朝  中国哲学史  魏晋玄学  隋唐佛教 
描述:汤用彤先生(1893年-1964年)字锡予,湖北黄梅人,生于甘肃通渭。中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他对中国佛教史的梳理,对魏晋玄学的开掘为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的确立打通了难关,受到国内外汉学、佛学研究学者的普遍推崇,这与他一贯的治学态度、研究方法和秉持的理论是分不开的。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