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苏轼人格气象的易学解读
作者: 齐磊 刘兴明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易传  理想人格  苏轼 
描述:东坡解易,本儒家“刚健有为、厚德载物”之精神,又博取道家“超然旷达”之思想,在北宋诸思想家中独树一帜。其核心主旨是:“学以致道”,“有心于学、无心于得”而得之;无心应物似水之元形而随物赋形,故苏轼崇尚水之外柔而内刚,从而旷达与执着成为苏东坡的人格追求;既注重德行又关注功业,崇德在于立业,通过德性修养从而有所作为于社会,实现由内圣向外王的转化。
论大学教师修养
作者: 周宗诚  来源:现代大学教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学教师  修养  理想人格 
描述:大学教师修养是大学教师主体自主自觉长期不断地进行理想人格自我建构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教师理想人格范型为具有德高、学高、情智高、事功高特征的人文与科学大师 ,是科学 (学术 )大师、教学大师和思想大师三者的统一体。大学教师修养过程是大学教师主体内化与外化交互作用的过程 ,也是大学教师主体不断超越现实我、趋向理想我的终身实践过程。进行科学 (学术 )研究活动、教书育人活动和社会文化批判活动是大学教师修养的根本途径和方式方法。
个人自由与理想社会:殷海光与冯契自由理想之比较
作者: 吴根友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殷海光  冯契  个人自由  理想人格  社会理想 
描述:海峡两岸的现代哲学家殷海光和冯契虽然在政治理想和学术取向上有很大的不 问,但最终都把自己的学说归宗到对自由问题的研究上,都把个人自由的实现看作是理想社会的 标志。殷海光由对“内在自由”的关注和阐发,提出了“健全的自由”的理想,进而对各种“镇制”制 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冯契则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了“平民化的自 由人格”的理想,进而对专制主义和拜金王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文章认为,自由主义与共产主义 不是天然的敌人。作者通过对西方个人主义的自由观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之间的可通约性的 分析
《咏贫士》:陶渊明归田心态及其理想人格模式构想的描述
作者: 梅大圣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咏贫士  归田心态  陶渊明  商榷  理想人格 
描述:陶渊明的《咏贫士》诗旨主要是揭示了诗人在其人生转折时期的心态变化及其理想人格模式的构想。
玄言诗赋新论
作者: 马晓光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天台山  诗赋  玄言诗  魏晋玄学  文学史  理想人格  山水诗  古典诗歌  玄学思想 
描述:魏晋二百年间,文学的变化引人注目。但在文学史上,除对嵇康阮籍等个别作家评价较高外,对统治了两晋文坛一百年的玄言诗赋,则基本采取了否定的态度。最早否定玄言诗赋的是刘勰和钟嵘。《文心雕龙·时序》: 自中
苏轼:失败和挫折成就了理想人格
作者: 梅桂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一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考试成绩  徐州城  欧阳修  陶渊明  理想人格  苏轼  唐宋古文八大家  成就  进士及第 
描述:苏轼小档案苏轼进士及第年龄——22岁苏轼中进士的考试成绩——礼部进士第二名,《春秋》对义第一名苏轼的文艺成就——散文: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因文辞博大
正直品性的解说
作者: 李彩英  来源:教育艺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正气歌》  精神气节  留取丹心照汗青  闻一多  文天祥  莎士比亚  哼哼哈哈  理想人格  百科全书式  横眉冷对千夫指 
描述:正直品性的解说李彩英正直是最为人们所景仰的品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斯多德断言:人们最优秀的德性就是正义,它无论是比夜晚的星星,还是比早晨的星星都更加辉煌灿烂。为什么正直这一品性能搏取如此尊贵,崇高的赞扬呢?因为正直是经过漫长、沉重的生活之浪淘...
《庄子·大宗师》篇羼杂文字辨
作者: 王锺陵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宗师  “真人”  《逍遥游》  闻一多  《齐物论》  庄子思想  理想人格  章太炎  圣人  《养生主》 
描述:本文以为《大宗师》篇的真人之写,无论是内容,还是手法,都是一种新创。但值得注意的是,与《齐物论》一样,《大宗师》中也有羼杂的部分,《大宗师》中真人三解以下的三节文字,即为它篇之羼入者。作者一方面从字句的准确解释、细致辨析入手,推倒从郭象到今人的众多注释,并对许多前人未解通的句段作出了诠释;另一方面又从内七篇及庄子学派思想和文风发展的大背景上,并在与儒、法思想的比较中,对《大宗师》的意旨及三节文字之为羼入者,作了深入阐述;显示了作者融合乾嘉传统于深层次思想和思维方式研究中的治学路径。
熊十力的本心本体论
作者: 麻天祥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熊十力  哲学体系  法相宗  体用不二  创造性思维  中国本位文化  本心  理想人格  重新塑造  本体论 
描述:熊十力是清末学者,他援佛入儒,努力在中国本位文化中为佛学寻找新的出路,就是要通过对体用不二的本心本体论的确立,达到自识本心,重新塑造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目的。所以,他不仅穷究冥想,反观自心,而且返本体仁,站在本体的高度,把佛学研究作为一条反观人生的玄览之路,由哲学而体观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精神。虽然我们并不赞同他的观点,但可以从他的佛学思想中窥见前人在探究如何建立中国近代文化的历程中所走过的艰难道路。
从《高僧传》研究看汤用彤治中国佛教史的门径
作者: 赵建永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佛教史  观照  《高僧传》  汤用彤  为学  理想人格  新人文主义  佛教研究 
描述:汤用彤先生对创立中国佛教史学科的贡献最为卓著,其中关于《高僧传》的研究,对其治中国佛教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学界对此尚无专门探讨。笔者在校理汤用彤著述的过程中,深感他毕生尽瘁的僧传研究,实为其治佛教史的起点和基石,而新人文主义观照下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是汤用彤为人为学之根本,也是其佛教研究的现代意义所在。这一学术案例充分凸显出文化对话与融合过程中主体性人格对于构建文化主体性的核心意义,遂留意于兹而成此文,冀推进对汤用彤学术思想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一、《高僧传》对汤用彤佛教史研究的基础作用佛教典藏浩瀚,故选择恰当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