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明镜台
作者: 耿龙祥  来源:人民文学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我们厂里的墙报,是党委书记题的名字,叫作明镜台。去年春节前几天,我们几个过去打过游击的老干部接受了一项任务,每人要为明镜台写一篇文章,总题目叫作想当年。当年的经历虽然丰富,有些经历因为日子隔的久了,生活变化太大,印象也都淡薄了;有一些虽然记的此较清楚,情节又太复杂,很不容易写。只有妈妈送我出大别山的一幕情景还比较
活字板發者畢昇卒年及地点試探
作者: 胡道靜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点  世界文化  泥活字  印刷史  卒年  沈括  活板  知人  雕板印刷  北宋 
描述:北宋布衣畢昇在慶曆(1041——1048)中創制活字板印刷術,是世界文化發展史上重要的标志之一。畢氏活板的体制和操作的方法,沈括在“夢溪筆谈”卷18中记载得相当详細。但对于發者畢昇的事迹,几无所
明代医家缪仲淳及其本草经疏
作者: 缪廷杰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别录  缪希雍  李时珍  明代医家  注疏  缪仲淳  常熟  增补  东林党  本草经疏 
描述:(一)关于缪仲淳的记载“缪仲淳”的姓字在明史方伎“李时珍列传”的下段有他的记载:“……常熟缪希雍精通医术,治病多奇中,常谓本草出自神农,陶氏譬之五经,其后又复增补别录之注疏,惜朱墨错互,乃沈研剖析,以本经为经,别录为纬,著本草单方一书行于世。”苏州府志艺术门记述云:“缪希雍字仲淳,精医术,医经经方靡不讨论,尤精本草之学,常谓古三坟之书未经秦火者独此而巳。神农本经譬之六经也,陶氏增补别录,譬之注疏也,本经以经之,别录以纬之,沈研钻极,割剥理解,作本草经疏、本草单方等书,抉摘轩岐未发之秘。为人电目戟髯,如羽人
活字板发明毕昇卒年及地点试探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活字板发明毕昇卒年及地点试探
活字板发明者毕昇卒年及地点试探
作者: 胡道静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活字板发明者毕昇卒年及地点试探
岑诗系年
作者: 李嘉言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系年  年谱  闻一多  岑诗 
描述:说明 一,本文乃十多年前根据闻一多先生所著“岺参年谱”而作,
从延胡索的止痛谈到止咳
作者: 葛鸿源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代文献  产后血晕  延胡索  李时珍  月经不调  止痛药  妇人  止咳  开宝本草  王好古 
描述:延胡索用作止痛药,古代文献早有记载:宋开宝本草说:“主破血,产后诸病,因血所为者,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经块,崩中淋露,产后血晕,暴血冲上,因损下血,或酒摩,或煑服”。大明诸家本草说:“除风,治气,暖腰膝,止暴腰痛,破症癖扑损瘀血。”元朝王好古说:“治心气,小腹痛,有神效。”明朝李时珍说:“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又说:“专
乌附剂的临床应用及其配伍
作者: 顾贞祥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临床应用  神农本草经  三阴  炮附子  血瘕  湿痹  咳逆  毛茛科植物  东垣  膝痛 
描述:,破积聚寒热。”其后医家如元素、宏景、东垣等,都续有发明,至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蒐集自秦汉以来,使用乌附的新旧方剂165首,加以总结,扩充了乌附的适应证为:“三阴
植物分类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
作者: 锺补求  来源:科学大众(中学版)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分类学家  植物志  分类工作  李时珍  植物种类  分类方法  植物分类  名称  本草学  科学 
描述:很多人不明白植物分类到底是一門什么样的学問。植物为什么还要分类呢?分了又有什么作用呢?我自己是做分类工作的,願意在这里介紹一下这門学問做些什么,它的意义又如何。 無論中外,植物分类差不多都是从辨認藥用植物的本草学开始的。而所用的分类方法,也多半是以生态、体型、發生季节以及用途等为依据。这种本草学,可以拿我国明朝的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作为杰出的代表。在这本書里,他把一千多种植物排列起来,并且把每种植物的性狀、产地和效用等都叙述得很明白。虽然里面也有些缺点,然而还是世界上本草学的一部巨著。我們知道,世界
李时珍文献参考资料汇目
作者: 王吉民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莫斯科大学  出版社  李时珍  科学家  苏联  宋大仁  治学精神  医史  世界科学  王吉民 
描述:在莫斯科近郊列宁山上,有一座巍峨宏伟的建筑物,这就是苏联国立莫斯科大学。1953年新校舍落成,在它华丽的走廊里,壁上镶着一系列世界科学家大理石塑像,其中有一个是中国明朝医学和药物学家李时珍。此对于我国医药界引起极大的注意和兴奋。三年以来,有许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