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8110)
报纸(26796)
图书(7008)
会议论文(928)
图片(805)
学位论文(674)
本馆藏书(185)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化 (73806)
黄冈名人 (41514)
黄冈景秀 (17299)
黄冈名戏 (11480)
黄冈特产 (366)
黄冈美食 (41)
按年份分组
2017(994)
2016(15031)
2015(11439)
2014(10703)
2013(10566)
2012(10756)
2011(8679)
2010(8747)
2009(7317)
2008(5776)
2007(5669)
2006(4852)
2005(3704)
2004(3632)
2003(3199)
2002(2763)
2001(2327)
2000(2130)
1999(2137)
1997(1904)
1996(1837)
1995(1686)
1994(1649)
1993(943)
1990(1090)
1989(991)
1988(987)
1987(1090)
1983(780)
1957(151)
按来源分组
黄冈日报(13500)
鄂东晚报(3005)
楚天时报(845)
湖北日报(727)
人民日报(210)
楚天都市报(187)
农村新报(136)
楚天金报(107)
人民政协报(72)
武汉晨报(66)
长江商报(62)
武汉晚报(55)
恩施日报(48)
湖北电力报(38)
人民日报海外版(28)
农村金融时报(28)
新民晚报(24)
中国质量报(23)
中国税务报(20)
经济日报(18)
三峡晚报(12)
中国食品报(12)
中老年时报(11)
新民晚报美国版(11)
中国渔业报(10)
中国特产报(7)
中国经济时报(7)
农民日报(6)
中国贸易报(4)
湖北科技报(2)
相关搜索词
中国文学中有关“月亮”的原型意象
作者: 孟修祥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月亮意象  中国文学史  现代作家  原型意象  象征意蕴  曹操  象征意义  文学现象  文学家 
描述:中国文学史上有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几乎所有的文学家都对月亮这一宇宙天体表示出特有的青睐,从而使月亮意象成了中国文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几种意象之一。《诗》云:“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面对皎月佼人,诗中蕴含了一份撩人的渴望,美丽的忧伤。雄才大略的曹操在慨叹“人生几何”时,也禁不住吟诵出“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诗句。苏东坡又以其独特的情怀,显示出一份难得的旷达,认为“天地之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
严羽美学思想简论--读《沧浪诗话》
作者: 郑松生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唐人  苏东坡  审美内容  严羽  反映现实  审美意识  审美评价  妙悟  我国古代 
描述:在我国历代许多诗话中,南宋诗人严羽的《沧浪诗话》是最有影响的一部。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部诗话虽有其局限和不足,但严羽力图总结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成功经验,针对宋诗弊病,提出了不少富有创造性的美学见解,至今仍可资借鉴。文学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结晶,它的主要魅力在于以情动人。诗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感情色彩尤为强烈、浓郁、深永。这由于诗在反映现实的时候,总是着重表现人的内在的心灵生活,揭示人的感情世界。诗的这一主要特性,早在严羽以前就有人讲
谈闻一多的新诗及其思想——纪念闻一多先生逝世四十周年
作者: 彭兰 张世英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明古国  红烛  新中国  思想艺术  爱国主义思想  为艺术而艺术  唯美主义  思想发展  半封建半殖民地  探索人生 
描述:闻一多先生是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这三者在闻先生思想发展的过程中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诗人时期的闻一多先生,面对祖国危殆,国土日蹙的现实,接受了“五四”科学民主精神的洗礼,怀着振兴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宏愿,探索人生真谛的理想,写下了《红烛》和《死水》等诗集。这是诗人丰富的想象,炽热的诗情,宏伟的愿望凝聚的结晶,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
论现代作家日记的文学史价值:兼析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
作者: 刘增杰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作家  日记  文学史价值  文学史料 
描述:现代作家日记,数量大,内容丰富,是一个尚待开发的现代学术领域。日记是作家情感世界真实的投影。"五四"前夕,胡适在日记里发出了"造新文学,此业吾曹欲让谁"的呐喊,鲁迅日记记录了划时代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的诞生历程。身在海外的吴宓,对五四文学革命的到来却毫不理解,不知所措。当时的吴宓日记就表现了他那忧心如焚、痛不欲生的郁闷心境。1940年代后期发生的闻一多遇刺事件,在叶圣陶、朱自清等一批作家思想上引起了强烈的震撼,日记集中地展示了他们精神上的焦虑、愤懑。焦虑和愤懑化为行动,促使一批作家集体乘船北上投奔解放区
国学方法论的现代变革
作者: 叶舒宪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变迁  “二重证据法”  国学  新材料  人文学术  梁启超  方法论  文化人类学  考据学  闻一多 
描述:国学方法论的现代变革,关键在于能否在传统文献材料的范围之外去找到新的论证途径和论证依据,给考据学提供可以相互参照的客观标准。如果说以文字训诂为主的传统治学方式是“一重证据法”,利用甲金文等地下材料所进行的印证性研究是“二重证据法”,那么借助于文化人类学成果而对文字、实物,乃至民俗、神话材料所进行的演绎和闽释则可称之为“三重证据法”。中国传统的人文学术方法在本世纪以来所经历的这种由“一重”到“多重”、由训诂考据到文化阐释的变迁,可以看作是新材料的发现和西方学术的输入在国学领域所激起的反应和调适过程。而这一过
《诗经》比兴中性意象的文化探源
作者: 廖群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前文化  束薪  “性”  “有意味的形式”  闻一多  《山海经》  《诗经》  “生”  比兴  意象 
描述:《诗经》中许多比兴用法固定,用以起兴和作比的物象因为凝结了一定的文化涵义而成为“有意味的形式”,不只是在增添艺术韵味,而往往直接参与内容的表达。比兴作为媒介,与史前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新人文主义与中国现代格律诗派的缘起
作者: 俞兆平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月诗派  学衡派  新人文主义  现代格律诗派 
描述:中国现代格律诗派关于新诗形式理论的构建 ,缘起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 ,隶属于新古典主义思潮 ,其间构成逻辑的因果关系。以闻一多、邓以蛰、梁实秋这一“三套马车”群体为主 ,在 192 6— 193 1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副主任  人文社会科学  研究中心  重点研究基地  教育部  文艺美学  曾繁仁  山东大学 
描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200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曾繁仁教授任中心主任,谭好哲教授任常务副主任,陈炎、马龙潜教授为副主任。中心设学术委员会,以陆贵山教授为主任,曾繁仁、谭好哲教授为副主任,委员有乐黛云、吴中杰、杜书瀛、王元骧、赵宪章、冯宪光、王一川、周均平、陈炎、马龙潜教授。汝信、钱中文先生为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周来祥教授为名誉主任。中心主办学术刊物《文艺美学研究》作为学术拓展和交流的园地。山东大学的文艺美学教学与研究有着悠久的历
论高兰和他的朗诵诗
作者: 吴开晋 张志甫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朗诵  新中国  爱国主义思想  抗战期间  祖国  冰心  重庆  知识分子  朗诵诗  旧中国 
描述:在莲蓬勃勃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我国的新诗破土而出。它一经诞生,就把灿若群星的新诗人呈现于世界面前。人们打开新文学史,就会听到郭沫若、闻一多、冰心、朱自清、刘半农以及稍后的艾青、田间、臧克家等诗人的响亮歌唱和深情低吟。这些,当然已是为大家所熟知的了。然而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在那民族危亡的紧急历史关头,在那烽火遍燃的民族解放战争年
詩經“月出”篇的另一新解
作者: 甘大昕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亨先生  作者  劳动人民  朱熹  解释  作品  月出  学力  新解  研究所 
描述:自从高亨先生对于詩經“陈凤”“月出”篇提出新解以后,展开了热烈的討論,我已讀到了好几篇有关解釋問題的文章,各有各的看法与說法,意見还没有取得一致。詩經的研究,本是一件不很容易的工作。我以为只凭个人有限的学力,想一次把某一作品作出很全面很正確的解釋,是有困难的。最好根据各人研究所得的見解寫出來,平心靜气,实事求是地大家進行讨论,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这诗的主題,“毛詩序”說它“刺好色也”,朱熹的“詩集傳”說它“此亦男女相悅而相念之辞”,闻一多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