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江西赣南采茶戏的音乐特征与表演艺术初探
作者: 王欣  来源:武汉音乐学院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保存发展  内容形式  形态特征  历史沿革 
描述:赣南采茶戏就是客家人创造的反映他们的精神世界、性格特征、审美情趣和内心情感的一种地方戏剧形式。一方面,赣南采茶戏是赣南客家文化的产物,是客家文化催生滋润了这棵美丽的地方戏剧花蕾;另一方面,采茶戏丰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内容又成为客家文化的载体,把赣南客家的社会历史、风土人情、现实生活广为传扬。采茶戏与客
全文:赣南采茶戏就是客家人创造的反映他们的精神世界、性格特征、审美情趣和内心情感的一种地方戏剧形式。一方面,赣南采茶戏是赣南客家文化的产物,是客家文化催生滋润了这棵美丽的地方戏剧花蕾;另一方面,采茶戏丰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内容又成为客家文化的载体,把赣南客家的社会历史、风土人情、现实生活广为传扬。采茶戏与客家人相依为命,客家人的兴盛与变迁带来了采茶戏的繁荣与发展。传统的采茶戏剧目均以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与斗争、劳动与爱情、商贸与习艺为主要内容,作品来源于生活,反映现实,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同时,也为采茶戏以后大演现代
衡州花鼓戏的历史沿革
作者: 曾强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花鼓戏  历史沿革  衡州 
描述:衡州花鼓戏是湖南省湘南地区的民间小戏剧种,迄今已有200余年的发展历史。它与灯会、采茶、傩舞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衡州花鼓戏不仅在省内湘南地区流行还流布于外省的赣西部分地区,也曾流布于粤北的韶关、乐昌、坪石。从1950年至1980年,衡州花鼓戏各剧团共创作、改编并正式演出的剧目有257出,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极大地满足了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
地方戏曲艺术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发展态势论略——以黄梅戏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为例
作者: 储炎 徐冉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戏曲  艺术教育  发展态势  历史沿革  黄梅戏 
描述:戏曲艺术的传承创新,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我国地方戏曲教育资源丰富多样,就黄梅戏而言,其艺术传承经历了从民间师徒授艺到科班剧社传习,再到现代教育体系的构建这样一系列的历史沿革。与其他剧种相比,黄梅戏艺术
地方戏曲艺术教育 历史沿革和发展论略:以黄梅戏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为例
作者: 谢晶莹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戏曲  艺术教育  发展态势  历史沿革  黄梅戏 
描述:戏曲艺术的传承创新,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我国地方戏曲教育资源丰富多样,就黄梅戏而言,其艺术传承经历了从民间师徒授艺到科班剧社传习,再到现代教育体系的构建这样一系列的历史沿革。正确认识地方戏曲人才培养
从《梁祝》叙事山歌到戏曲-黄梅戏《下天台》、《上天台》的产生及其流播
作者: 桂遇秋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歌  亲缘关系  历史沿革  梁祝故事  梁山伯  剧种  剧目  黄梅县  黄梅戏  戏曲 
描述:在黄梅戏的发源地黄梅县及鄂赣皖毗邻地区,根据叙事山歌《梁祝山歌》改编的黄梅戏《下天台》、《上天台》(注),广泛地在民间流传,家喻户晓。深入研究黄梅戏的“梁祝”剧目的来龙去脉,对黄梅戏及其有亲缘关系的剧种历史沿革和梁祝故事的发展,都有极重要意义。
民间说唱文学与黄梅戏的历史渊源
作者: 桂遇秋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莲花落  传统艺术  历史渊源  民间说唱  道情  明清小曲  说唱文学  历史沿革  说唱艺术  黄梅戏 
描述:六 三棒鼓 三棒鼓,是民间歌舞曲艺。考其历史,始见于唐代。宋人陈畅《乐书》载:“三棒鼓非前代之制,唐咸通中有王文举好弄三杖,打撩万不失一,今世民间犹上此乐。”并叙“其器有三等,与歌者句拍相和为节。”清人姚燮《今乐考证》引《事物原始》云:“三杖鼓始于唐时,咸通中王文举好弄三杖鼓,今越人及江北凤阳之男妇,用杖上下击鼓,名日‘三棒鼓’。”李有《古杭杂记》:“杭州市肆有丧之家,命僧为佛
本刊启事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学园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舞台美术  艺术发展  安庆市  历史沿革  学术期刊  社科学术理论期刊  国际标准刊号  安徽省  黄梅戏 
描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刊实际,特此声明:来稿一律不查、不退,请自留底稿,亦请勿在稿内夹寄邮资。本刊不接受包裹寄稿。两个月内未接到本刊用稿通知,即可另投他刊,其间请勿一稿两投。投寄本刊之作品,文责自负,本刊概不承担侵权及其所引发的任何连带责任。本刊为扩大作品影响范围,决定实现期刊数字化网络传播。向本刊投稿,即同时视为同意将作品的数字化处理权、网络传播权、电子发行权授予本刊,并同意本刊将以上权利转授予与本刊合作的第三方且不限于网络公司使用。来稿一经采用,本刊即自动获得上述授权。本刊刊
没落的辉煌:河南省新县毛铺古村落调研手记
作者: 林祖锐 刘钊  来源:中外建筑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好奇心  新县  大别山  历史沿革  亚热带  古村落  过渡性特征  结合部位  信阳市  河南省 
描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两句不朽的经典,道出了时光荏苒、世事变迁、夕盛今衰的感慨。怀揣着对历史强烈好奇心和崇敬感,我们开始了对河南省新县毛铺古村落的探寻之旅......
平顺龙门寺历史沿革
作者: 宋文强  来源:文物世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王殿  古代建筑  天台山  历史沿革  陀罗尼  大雄宝殿  龙门山  五代后唐  平顺县  北宋 
描述:龙门寺,初名法华寺,又名惠日院,位于平顺县石城镇源头村北约1.5公里的山坳里(图一)。龙门寺坐北面南,背靠龙门山,是为玄武,稳如泰山;南有金鸡岭,是为朱雀翔舞;东有驮经山,是为青龙飞升;西有说法台,是为白虎蹲踞,正符合古代建筑的四灵吉祥地的选址要求。龙门寺历史悠
“鼎足而立”的文学院三大专业
作者: 刘礼堂 任瑞婷  来源:湖北招生考试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汉大学  专业特色  对外汉语教学  毕业生  科学试验  汉语言文学专业  历史沿革  大专业  文学院  古代汉语 
描述:如果从1893年张之洞设置汉文门、1918年改设国文科、1922年更名国文系算起,文学院与武汉大学同龄;如果从1928年设立文学院,闻一多为首任院长算起,文学院也已有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