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苏东坡与荆楚民歌的情缘和嬗变
作者: 饶学刚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创作影响  荆楚民歌 
描述:苏东坡从小就对民歌有着浓厚的兴趣,与楚文化、楚风、《诗经·南风》、屈原民歌体“楚辞”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早就接触了竹枝歌、下里巴人、鸡鸣歌、四面楚歌、扬歌、渔父词、猪肉歌、回文诗等荆楚民歌,并进行了研究和仿作。从中可以看到荆楚民歌对他创作的重大影响。
仁者爱人,关注人权―贬臣苏东坡在黄州的人性光辉
作者: 饶晓明 饶学刚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仁者爱人  黄州 
描述:苏东坡,是一部极其辉煌的民族精神史诗。他实践最广、书写最多的莫过于“仁者爱人”,以民为本,关注人权的忠君爱国忧民的事业,且充满了人格、人情、人道、人性味儿。尤其在首次被贬地黄州,虽不在其位,却大谋其
苏东坡突围》 之思考
作者: 刘丽珈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思考  突围  余秋雨 
描述:余秋雨先生《苏东坡突围》的分析论述有其独到之处,同时也有一些主观色彩较浓的地方,从而引发了作者的一些思考:"乌台诗案"原因的多重性;被贬黄州后,苏轼人生观、心理状态的纠结性。以期为人们正确、多元地理解苏轼有所补益。
苏东坡政治主张的和谐追求
作者: 赖正和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和谐追求  政治主张 
描述:文章从苏东坡政治主张的提出、苏东坡先后与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政争、苏东坡践行他的政治主张的作为等几方面,论述苏东坡政治主张的和谐追求。
苏东坡北归书法创作之考论
作者: 李景新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北归  今存作品  书法创作 
描述:从离开海南岛至常州后去世的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是苏东坡的北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相对于居儋时期,心情及各种书写条件都大大改变,被压抑了多年的书法创作欲望被完全激发出来。通过题跋、碑铭等诗文创作、题壁
苏东坡的水情结
作者: 干鸣丰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水文化  治水  咏水 
描述:苏东坡生长在长江之头的岷江江畔 ,长期任官于江淮流域的杭徐湖地区 ,他一生喜好游水、善于治水、放情咏水 ,与水情结深厚。他丰富的水经历和水文学及其对水文化的贡献 ,今天仍值得我们秉笔
从“吾学而仕”到“我愿天公怜赤子”——苏东坡民本思想的源流发展轨迹
作者: 饶晓明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发展轨迹  现代脉络  民本思想 
描述:有人说,东坡的民本思想是一贯的。无论在朝为官,外任地方,还是贬居时期,始终忠君爱民,为民请命,是他儒家思想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此种说法对了一半。对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的评价,既不能贬斥,也不能溢美,而应尽量把握住其本来面目。事实上,东坡的民本思想,在不同时期、不同处境、不同地位,就不同程度地受着儒佛道哲学思想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性质和涵义。未出仕之前,东坡仅仅以儒家的一种仕宦文化观来主宰自己的命运,即学而优则仕。出仕以后,东坡的民本思想才是以民为本,忠君爱民,事事请呈,或称之为兼官本主义色彩的民本思
“我本西湖一钓舟”:谈东坡诗歌中的“舟”
作者: 陈南贵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诗歌   
描述:东坡一生与"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的诗歌中"舟"是一个值得注意、研究的意象。文章对东坡诗歌中"舟"的出现频次作了一个统计,并具体论述了"舟"意象与东坡诗人心灵的关系。"舟"不仅带给他生命的催促感,更多时候是安顿了他孤寂的心灵;"舟"又与"归"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东坡渴望着"归耕""遁去"或者"归隐","舟"就是这些心灵渴求的载体,因此其诗歌中"舟"意象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东坡词的创作高峰在黄州
作者: 饶晓明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黄州编年词  创作高峰  突破100首 
描述:苏东坡被贬黄州虽然只有四年零三个月,但他所创作的词却突破100首,占了他全部词作的四分之一还强。东坡黄州编年词为何能突破100首?学术界一般认为:“乌台诗案”后,东坡心存余悸,不敢写诗;词属游戏
千古夜话说到今——赣州“苏阳夜话亭”考释
作者: 周建华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夜话亭  阳孝本 
描述:赣州“苏阳”夜话亭 ,是邑人为纪念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和赣州隐士阳孝本倾心夜话而建的 ;千百年来 ,屡圮屡建 ,邑人对苏、阳这两位古代名士的喜爱和崇敬之情始终淡渝 ;历代名士高流也多有题咏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