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8110)
报纸(26796)
图书(7008)
会议论文(928)
图片(805)
学位论文(674)
本馆藏书(185)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化 (73806)
黄冈名人 (41514)
黄冈景秀 (17299)
黄冈名戏 (11480)
黄冈特产 (366)
黄冈美食 (41)
按年份分组
2017(994)
2016(15031)
2015(11439)
2014(10703)
2013(10566)
2012(10756)
2011(8679)
2010(8747)
2009(7317)
2008(5776)
2007(5669)
2006(4852)
2005(3704)
2004(3632)
2003(3199)
2002(2763)
2001(2327)
2000(2130)
1999(2137)
1997(1904)
1996(1837)
1995(1686)
1994(1649)
1993(943)
1990(1090)
1989(991)
1988(987)
1987(1090)
1983(780)
1957(151)
按来源分组
黄冈日报(13500)
鄂东晚报(3005)
楚天时报(845)
湖北日报(727)
人民日报(210)
楚天都市报(187)
农村新报(136)
楚天金报(107)
人民政协报(72)
武汉晨报(66)
长江商报(62)
武汉晚报(55)
恩施日报(48)
湖北电力报(38)
人民日报海外版(28)
农村金融时报(28)
新民晚报(24)
中国质量报(23)
中国税务报(20)
经济日报(18)
三峡晚报(12)
中国食品报(12)
中老年时报(11)
新民晚报美国版(11)
中国渔业报(10)
中国特产报(7)
中国经济时报(7)
农民日报(6)
中国贸易报(4)
湖北科技报(2)
相关搜索词
黄梅戏民间班社发展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作者: 王夔 丁亚琼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班社  发展现状  文化生态  运营机制  黄梅戏 
描述:黄梅戏民间班社活跃于安徽各地的田间地头,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丰富广大农村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加就业岗位、传承民族艺术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已构成独具特色且极具研究价值的文化现象。基于实地调查,文章对黄梅戏民间班社的发展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借研究黄梅戏民间班社的运营机制及文化生态,为当下国营戏曲剧团的改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大众传媒背景下黄梅戏的传播与发展
作者: 陈继华 甘琴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播  黄梅戏影视剧  大众传媒  发展 
描述:黄梅戏是建国以后才为全国人民知晓的地方剧种之一。从乡野小调到全国五大剧种之一,现代传媒在黄梅戏的发展史上功不可没。可以这样说,黄梅戏今日的辉煌是和现代传播媒介的大力推动直接相关的。文章立足于黄梅戏利用现代媒体传播的类型分析,从而深入探究大众传播媒介在黄梅戏传播、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尝试为黄梅戏在当前的发展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消费语境下地方戏剧的范式转变及其审美认同——以黄梅戏为例
作者: 张伟 詹向红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戏剧  认同  消费 
描述:消费社会的到来创造了多元共生状态的文化形态,它在给传统地方戏剧的传承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机遇,地方戏剧必须在创作题材、传播途径及方式、发展空间选择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内部范式的转变,才能适应消费社会的需要,增强社会的审美认同。黄梅戏在当下消费语境下的范式转变给姐妹戏剧的传承空间的拓展提供了范例和借鉴意义。
坚持突出地方戏曲剧种的乡土色彩
作者: 宋佳良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戏曲  川剧  “歌”  云南花灯  剧种  乡土色彩  滇剧  戏曲艺术  剧目  黄梅戏 
描述:一、魅力不衰的奥秘 在中华民族文艺百花园中,芳姿各异的地方戏曲,宛如一朵朵绚丽的奇葩,装点着满园春色。中原豫剧高亢明亮,韵味醇厚;江浙越剧委婉细腻,丽质天姿;天府之国的川剧色彩浓重,骊珠满廊;皖鄂大地的黄梅戏清新隽永,唱遍大江南北;而发源于桂林山水,活泼明快的彩调剧,早在五十年代末便名扬四海……
戏曲危机的一大症结
作者: 杨桐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题材  传统戏曲  剧种特色  “戏曲危机”  观众  文化生活  民间故事  豫剧  戏曲艺术  黄梅戏 
描述:近年来,“戏曲危机”之说颇盛,尽管说法不一,各戏曲剧种之间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剧种如豫剧、黄梅戏不仅不存在危机,而且在保持剧种特色的基础上还有所发展和繁荣;亦或同一剧种在某一局部地区(主要是文化生活贫乏且交通不便的山区)亦曾呈现一度繁荣。但是,就戏曲总的趋势而言,观众对戏曲的冷落却是日盛一日,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尤其是今年以来,一些报章透露了艺
莎士比亚与中国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体会
作者: 马良华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注意力  改编者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国化  花灯戏  少数民族化  中国戏曲  莎士比亚戏剧  黄梅戏  《麦克白》 
描述:有人说,写戏难,谈创作体会尤其难.因为一个戏的成功,因素众多,领导支持,专家帮助,全体主创人员及演职人员的努力……根据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花灯戏《卓梅与阿罗》,虽然还算不上是一出很成功的戏,但经玉溪地区花灯剧团全体同仁的辛勤努力,在95年的地区展演,96年的滇中南歌舞戏剧节及96年岁末的云南新剧(节)目展演中,均受到观众和专家们的好评,并给予了一定的荣誉.因此,不管怎样难,体会还是得谈一点.
从《荞麦记》与《李尔王》看中西孝亲观之差异
作者: 王夔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义务  孝敬  孝养  权利 
描述:文章将黄梅戏传统剧目《荞麦记》与莎士比亚名剧《李尔王》进行比较,认为两剧均揭示了金钱和权势对子女孝亲所造成的外部阻碍,展现了孝亲的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不同,也凸显了子女孝亲时"容父母过"与"顺志有道"的差异,这种差异源自中西方孝亲观的差异,即中国崇尚"孝养",西方崇尚"孝敬";中国强调义务,西方强调权利。
剧种要发展 人才是关键
作者: 农占成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声望  文化行业  表演艺术  地位  人才  课题  剧种  越剧  民族文化大省  考查 
描述:新的时代,人才成为行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文章以尊重人才为立场,痛感云南地方戏的地位不如越剧、黄梅戏等地方戏曲所具有的声望,首要原因就在于缺乏表演艺术的灵魂——人才的匮乏。以建设民族文化大省这个战略目标为背景来考查,这的确是包括壮剧在内的所有云南文化行业需要思考的课题。
广西彩调剧与湘南花鼓戏之间的文化渊源探析
作者: 何飞雁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唱腔  广西彩调剧  湘南花鼓戏  表演  剧目 
描述:目前关于彩调剧的起源依然众说纷纭,有说是明永乐年间发源于桂北永福的,有说是清代初年在广西民间歌舞和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外来戏曲剧种而形成的,有说是由江西采茶或湘南花鼓戏演变而来的,但对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缺乏细致的探讨。笔者认为,彩调与湘南花鼓戏有着密切的文化关联,这可以从彩调最初在广西的流布情况及其早期剧目、唱腔、表演等方面与湘南花鼓戏的关系得以窥见。
昆明圆通寺佛教音乐调查
作者: 梅佳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昆明  汉传佛教  僧人  佛教音乐  音乐艺术  佛乐  佛曲  圆通  梵呗  云南 
描述:宗教仪式与音乐艺术相伴,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人类初期就将宗教及音乐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杨荫浏先生说:“正因为音乐艺术有强大的感染力,所以古人常将音乐的起源归之于神明的作为,视音乐的效果,为有巫术的作用。”佛教仪式中的音乐,也具有这种人类的共性心理,起源很早。“梵呗”即是古代印度宗教的曲调。现在中国佛寺中流行的佛乐,是从古代印度的“梵呗”经过漫长的演进,吸收并融合了中国古代乐曲及民间音乐形成的。浙江的天台山,是我国佛教教派天台宗的发源地,现今昆明各大佛寺都有的一本流通物《音声佛事》即是由天台山的国清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