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8110)
报纸(26796)
图书(7008)
会议论文(928)
图片(805)
学位论文(674)
本馆藏书(185)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化 (73806)
黄冈名人 (41514)
黄冈景秀 (17299)
黄冈名戏 (11480)
黄冈特产 (366)
黄冈美食 (41)
按年份分组
2017(994)
2016(15031)
2015(11439)
2014(10703)
2013(10566)
2012(10756)
2011(8679)
2010(8747)
2009(7317)
2008(5776)
2007(5669)
2006(4852)
2005(3704)
2004(3632)
2003(3199)
2002(2763)
2001(2327)
2000(2130)
1999(2137)
1997(1904)
1996(1837)
1995(1686)
1994(1649)
1993(943)
1990(1090)
1989(991)
1988(987)
1987(1090)
1983(780)
1957(151)
按来源分组
黄冈日报(13500)
鄂东晚报(3005)
楚天时报(845)
湖北日报(727)
人民日报(210)
楚天都市报(187)
农村新报(136)
楚天金报(107)
人民政协报(72)
武汉晨报(66)
长江商报(62)
武汉晚报(55)
恩施日报(48)
湖北电力报(38)
人民日报海外版(28)
农村金融时报(28)
新民晚报(24)
中国质量报(23)
中国税务报(20)
经济日报(18)
三峡晚报(12)
中国食品报(12)
中老年时报(11)
新民晚报美国版(11)
中国渔业报(10)
中国特产报(7)
中国经济时报(7)
农民日报(6)
中国贸易报(4)
湖北科技报(2)
相关搜索词
论李清照词与花及酒的关系
作者: 褚兆麟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如梦令》  李白  对花  梧桐  陶渊明  宗教  竹林名士  中国人  宿命意识  李清照词 
描述:宋朝是一个积弱的朝代,它从晚唐五代那种纷乱绮靡的时代来,民族精神已不能够象汉、唐那样的振作了。在这个时代里,人们的心境变得纤细而又善感,李白似的狂放、杜甫似的雄浑,甚至陈子昂似的苍凉都不见了。现实世界的无可奈何,使人们都生活到了精神世界里去。朱、陆的名理心性之学大盛起来,一时间,关、濂、浴、闽和后来的永嘉学派到处讲学,蔚为风尚。这一代的文学,诗是染了理学气息而以文为诗,词则循着《花间》一脉而抒发着纤丽婉约的个人情愫。偶尔有苏东坡那样的人出来豪迈一下,终于也是一身的市井气息,连那豪情本身,骨子里也渗透了“野
隐逸与郭沫若文化心态阐释
作者: 王本朝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显示出  隐逸倾向  隐逸思想  文化心态  孔子  陶渊明  郭沫若  隐逸文化  现代知识分子  希企 
描述:在郭沫若身上主要呈现出积极入世,进取事功的文化品格,他那奔突的激情,躁动的生命铸造出一颗刚毅不屈的灵魂。同时,他的文化心态又显示出另一面:希企退隐,崇尚超然与虚静,二者矛盾而合谐地积聚、流注于郭沫若的生命运动与审美建构之中,从而形成和敞明出他生命个体的丰富多彩。相对说来,前者标志着郭沫若在中西文化汇通,现实与理想冲突中的主体选择,昭示出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人格;而后者则表明郭沫若在一定程度上仍受之于传统隐逸文化的潜在规范和影响。闻一多曾就郭沫若精神特征和创作个性作过很有见地的阐释,而他对传统知识分子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与清代文论
作者: 曾晓明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桐城派  《文选》学家  《文心雕龙》  刘师培  黄侃  《文言》  《文选序》  章太炎  文学观念  札记 
描述: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与清代文论曾晓明一、文学观念与师承关系黄侃(1886──1935),字季刚,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字、音韵、训诂学家、文学理论家和作家。他的《文心雕龙札记》是我国近代研究古代文论承先启后的力作,在我国文学批评史特别是《文心雕龙》研究中...
研究熊十力思想的青年专家-郭齐勇
作者: 李明华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熊十力  文化学  大乘空  熊先生  认识论  青年学者  武汉大学哲学系  梁漱溟  文化哲学  熊氏 
描述:1985年冬,正值海内外学者纷纷集会纪念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熊十力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了一部沉实之作——《熊十力及其哲学》。该著的一出版,国内外许多学术刊物即发表了书评,许多知名学者予以高度评价。《熊十力及其哲学》的作者,并不是很多人所以为的赫赫有名的老教授,而是武汉大学青年学者郭齐勇。郭齐勇1966年高中毕业,适逢“文革”爆发,以后下乡进厂,纵有才华,也无缘深造。恢复高考后,郭齐男于1978年进入武汉大学哲学系,由于功底深厚,在学友中始终名列前茅。因其学业优秀而提前毕业,接着在著名教授萧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