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天台《道藏》考记——有关夏竦《重建道藏经记》的几个问题
作者: 黄海德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台道藏  道教经典  夏竦  司马承祯 
描述:在道教的历史上,曾多次藉助国家政权之力纂修《道藏》,为道教文化的保存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从道教的传统来看,各地名山宫观历来就有搜集道经,编纂道书,甚至汇编成藏的传统,而大型《道藏》的编纂往往同这些地方《道藏》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一历史现象尚未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本文通过对北宋学者夏竦所撰天台山《重建道藏经记》一文的考辨和疏证,试图对浙东天台山桐柏宫《道藏》的历史成因及其作用进行初步的考查,希望能引起学界同仁对中国地方道经编纂成藏的这一宗教文化现象的重视。
天台山与道教上清派
作者: 袁志鸿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上清派  天台山  道教  闾丘方远  司马承祯 
描述:古人夸张地称:天台山上应台星,超然秀出,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高一万丈,周围八百里,又有飞泉,悬流千丈。传说汉明帝永平年间,剡县人刘晨、阮肇共入天台采药,迷途不知返程。他们在山中转悠了
司马承祯与道教名山
作者: 张敬梅  来源:上海道教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台山  天地宫府图  道教  王屋山  司马承祯 
描述:“心依道胜,理会玄远,遍游名山,密契仙洞。”(1)这是唐玄宗对司马承祯的评语。的确,在许多道教名山中,都留下了高道司马承祯的足迹。司马承祯(647~735)字子微,法号道隐,是盛唐时期的著名道士,上清第十二代宗师,有《坐忘论》、《天隐子》、《服气精义论》等多部著作传世。他出身官宦世家,年少
司马承祯“渐门”修炼法
作者: 刘彦骅  来源:武当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渐门”  《天隐子》  修炼方法  “存想”  司马承祯 
描述:司马承祯(公元647-735)唐代著名道士,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河南温县人。少好学,熟读诸子百家之书,崇拜老庄之学。从蒿山道士潘师正受传符箓、辟谷、导引及服饵之术。后随师一同隐居天台山玉宵峰百余年,容貌一直像三十岁人。武则天曾数次召他进京,他
天台山的道教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宗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教文化  天台县  上清派  天台山  道教南宗  桐柏山  中国道教  养生文化  司马承祯  张伯端 
描述:位于东海之滨的天台山,方圆八百里,山有八重。连绵起伏的山峰,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因为顶对天上的三台星宿,所以名为"天台"。天台山南麓的桐柏山,峰崖耸立,流水潺潺,中国道教自古将
港胞阮适庆夫妇赠给天台山鸣鹤观明《正统道藏》一部
作者: 陈载富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桐柏  道家  天台山  香港  中国道教  明代  全真道  道藏  司马承祯  张伯端 
描述:香港同胞阮适庆、汪颖丽伉俪,向天台山桐柏鸣鹤观,赠送明代《正统道藏》一部,共61册,于五月二十八日,由香港空运至杭州,二十九日送至天台山鸣鹤观。天台山桐柏宫,是中国道教全真道南宗的发源地。桐柏宫,系唐景云二年(711),由司马承祯所建,被道家称为七十二福地之一。后世天台山张伯端一派,以炼养为主,张
“第三届中国天台山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 黄夏年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台山文化  佛教  寒山子  天台宗  道教理论  智者大师  学术研讨会  杜光庭  唐玄宗  司马承祯 
描述:2002年5月15日至18日,由天台山文化研究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合办的“第三届中国天台山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天台县气功疗养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佛教与道教人士百余人参加了会议。参会代表有:黄心川、卿希泰、余敦康、孔繁、牟钟鉴、张新鹰、王邦维、金申、王荣国、刘仲宇、王亚荣、李刚、黄海德、潘显一、戈国龙、李树琦、圣凯、桑宝靖、陈坚、孙亦平、吴忠伟、
远望青山大路来——上三高速公路开通与天台山文化的断想
作者: 孙明辉  来源:公路运输文摘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浙江天台山  道教文化  天台山文化  地域文化  佛教文化  桐柏山  天台宗  智者大师  司马承祯 
描述:浙江天台山文化是在天台的山水滋润下孕育而生并发展起来的。当我们回首遥望它的历史进程,就会发现,天台山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与那条天台通往外面的路是那么的紧密相关。当年那些学者、大师、高僧等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来到这片秀丽而宁静的天台。在他们求索、传经、修炼、授道的过程中,天台山文化也随之丰富而兴旺,成为一个佛道共存,儒、释、道三教互融的独特的地域文化。
含象鉴:司马承祯所铸铜镜
作者: 张保民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寓意深刻  铜镜  设计  天台山  道教  唐代  铸造  浙江天台  唐玄宗  司马承祯 
描述:司马承祯是唐代当之无愧的铸镜剑大师,其所设计铸造铜镜——含象鉴,设计精妙,寓意深刻,经千年流传而仍能为今人所赏鉴,实为幸事。道教宗师司马承祯(647年—735年)同时也是一位史料有载的冶金铸镜剑高手。在隐居浙江天台山灵墟期间,他于院中建大丹炉铸造镜剑,现天台山尚有"镜剑台"遗址。他还曾向唐睿宗和唐玄宗赠送自己设计铸造的道教铜镜和宝剑,得到高度赞誉。睿宗景云二年(711年),皇帝派司马承祯之兄拿敕书到天台山宣召其入宫,询问阴阳术数与理国之事。此次司马承祯进献铜镜
“终南”为何称“捷径”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文史博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台山  终南山  掌故  朝廷  唐朝  道教  道士  终南捷径  体道  司马承祯 
描述:“终南捷径”,道教掌故之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唐朝道士司马承祯名闻天下,多次被招进朝廷,他无心于仕途,总是请求归还天台山。那时,有个朝官叫做卢藏用,早年隐居于终南山。有一次,司马承祯再度请辞归山,卢藏用就说:终南山是个好地方,到那里隐居就可以了,何必千里迢迢回到天台山呢?司马承祯回答:据我看来,终南山是当官的捷径。卢藏用听出了司马承祯讥讽的意思,脸上露出了惭愧的颜色。 终南山之所以被当做当官的捷径,是因为它距离唐朝京都长安很近,皇帝重臣时常要到此地烧香访道,隐居此处容易被朝廷发现,被招进宫去当官。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