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电大《现代文学》辅导课讲授艺术浅说
作者: 张鹏振  来源: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学  电大  讲授艺术 
描述:电大《现代文学》辅导课教学,要讲究集中性、独创性和灵活性。其艺术性体现在:丢卒保车,即抓住要点,紧扣特点,突出重点;避旧趋新,即有新见解,取新角度,立新格局;化死为活,即做到方法灵活、语言鲜活、风格松活。
书评:现代文学研究的地域性视角突破-评刘保昌的《荆楚文化哲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作者: 罗振亚 陈爱中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叙事艺术  中心话语  强势话语  保昌  荆楚文化  小说写作  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  人的文学  传统批评 
描述:书评:现代文学研究的地域性视角突破-评刘保昌的《荆楚文化哲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闻一多与唯美主义
作者: 李佳憶 张能泉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绘画美  音乐美  闻一多  唯美主义 
描述:闻一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其诗歌在表现现实主义的同时,也带有浓郁的唯美主义倾向。因此,本文将以闻一多对唯美主义的借鉴为基础,探讨其诗歌特征。
戴望舒的诗美和诗论
作者: 王木青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音韵  昂扬  寂寞  沉哀  放逐  词藻 
描述: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代派诗人代表,其诗风与新月派诗人闻一多、徐志摩诗风迥然不同。戴氏诗风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表现为沉哀,中期为寂寞,晚期为昂扬。其诗论和新月派代表性诗人闻一多的诗之“三美论”相反,主要宣扬诗的纯粹性,拒绝音乐、绘画入诗。
意象派对20世纪中国新诗的影响
作者: 刘燕  来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意象派  新诗运动  现代派  朦胧派 
描述:、朦胧派继承并发展了意象派的主要创作原则.深入研究中西文学交流史上的“意象”之桥,可以为我们解决古诗与新诗、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等现代文学中的困境提供明鉴。
八十年前的一桩诗坛公案——关于朱湘退出《晨报副刊·诗镌》的原因
作者: 敬亚平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镌》  朱湘  退出  原因 
描述:朱湘是中国新诗史上独具一格的诗人。他本来是由徐志摩、闻一多领衔的《晨报副刊.诗镌》阵营的一员猛将,却在中途与徐、闻“翻脸”而宣布退出。个中原由,八十年来众说纷纭,折射出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语境的变迁
入世与出世——从意境视角审视由冯文炳到废名的转变
作者: 徐先智  来源: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废名  出世  入世  意境视角 
描述: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富创作个性的作家,废名留给人们的是梦幻般的色调以及宁静和谐的叙述。废名的文学世界是理想的,也是现实的;是单纯的,也是复杂的。而这种丰富性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从冯文炳到废名的这一转变之上。本文着眼于意境之维,试图对这一重要转变提供一条解读的途径。
《莫须有先生传》片论
作者: 陈建军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废名  叙事文本  纪实与虚构  用典  讽喻 
描述:《莫须有先生传》是一部吉诃德式的讽喻之作。在纪实与虚构之间周旋,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点。小说中大量用典乃是造成其晦涩、难懂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部小说的价值并不在于对人生意义的文学性阐释,而在于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一个奇特的叙事文本。
源于深爱的两首“讽刺诗”——论闻一多《死水》与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作者: 周亚明  来源: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涅  闻一多  讽刺  爱与恨 
描述:中国现代文学的新格律诗人闻一多与德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海涅虽分属不同国别与时代,并且他们所创作的诗歌艺术形式也有很大不同,但他们却基于爱国的出发点不约而同地写出了各自的源于深爱的两首“讽刺诗
名作家访谈录(1958年5月18日——6月6日)
作者: 田仲济 采访 杨洪承 整理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访谈录  名作家  现代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央戏剧学院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描述:整理说明:这篇访谈录,是家属在整理田仲济先生遗稿时发现的。50年代,遵照教育部关于提高师资,培训研究生(进修教师)的要求,1958年5月18日至6月6日,田先生带山东师范学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生和高师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