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看黄梅戏有感
作者: 朱季海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汴梁  古代画论  夫妻观  楚辞  女心  训诂学  赵匡  海内外  公元  黄梅戏 
描述:官样文章不值钱,(注一)汴梁灯好已千年。(注二)无端爱煞黄梅戏,儿女心声仔细传。
三本意义深远的好戏-黄梅采茶戏《告经承》评述
作者: 桂遇秋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人  乾隆  污吏  总督  黄梅采茶戏  黄州府  公元  黄梅县  黄梅戏  本意 
描述:黄梅采茶戏艺术宝库中的《告经承》,又名《张朝宗告漕》,是上中下三本优秀传统剧目。鄂赣皖浙闽等省的采茶、黄梅戏、花鼓、三角、睦剧等剧种,由于同出一源,都有这个传统剧目。东路子花鼓戏老艺人把它连同《告堤坝》、《闹公堂》统称为“老九本”。黄梅采茶戏的班社,把它称作“家底戏”或“当家戏”。艺谣说:“唱熟了《告经承》,铺堂不用把师寻。”现对张朝宗其人其事从民间传说到弹词、戏曲本
采茶诗句赋黄梅:何元炳的《下河调》茶诗小释
作者: 桂遇秋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茶叶  茶诗  赣东北  采茶戏  知县  清代江西  乐平  公元  黄梅县  黄梅戏 
描述:清代江西省乐平县文人何元炳,有一首《下河调》的茶诗,对研究黄梅采茶戏(即黄梅戏)与赣东北采茶戏的历史渊源,很有价值。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版江西《乐平县志》载:何元炳,字朝选,六都聚源村人
余海仙传
作者: 桂遇秋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人  陈氏  观众  花旦  唱腔  小旦  公元  剧目  黄梅县  正旦 
描述:余海先,艺名盖三县,湖北黄梅县濯港区余世显人。生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904年)农历正月十九日。民国三年(公元94年)开始学艺,年轻时唱小旦,中年改唱正旦。从艺五十余
残妆和泪湿怀宁——黄梅采茶戏女艺人江六奀小传
作者: 裕先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梁松  艺人  唱词  怀宁  小传  丈夫  家班  黄梅采茶戏  公元  本戏 
描述:江六,湖北省黄梅县人,生于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娘家一贫如洗,又兼水患连年,五岁时就被父母送到本县梁家花园一个采茶戏世家当了童养媳。丈夫梁松贵此时已是十六岁的青年,与小媳妇兄妹相称。松贵从小
大别山名人丁奉
作者:暂无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国时期  大司马  走捷径  丞相  有利位置  山名  有利地形  河南固始  公元  将军 
描述:大别山名人丁奉丁奉字承渊,三国时期庐江安丰(治所在今河南固始东南)人。少以骁勇著称,为小将,曾跟随吴将甘宁、陆逊、潘璋等,参加堵多征战,冲锋陷阵,斩将事旗,多次负伤。不久迁为偏将军,孙权死后,孙亮即位,丁奉升为冠军将军,被封为都亭侯。丁牵智勇双全,为...
“天台山伎”与《游天台山赋》
作者: 李祥林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齐书  出版社  天台山  上海  魏晋南北朝  音乐史料  译文  道士  石桥  公元 
描述:《南齐书卷十一·志第三·乐》云: “永明六年……太乐令厥义泰案孙兴公赋造‘天台山伎’,作莓苔、石桥、道士扪翠屏之状”。《魏晋南北朝音乐史料》(吉联抗辑译,一九八二年二月上海文艺出版社版)第153页引此后译曰:
中日古代高僧交往简介
作者: 俊忠  来源:法音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滋贺县  天台山  五台山  僧侣  中日邦交正常化  日本  佛教文化交流  高僧  公元  临济宗 
描述:交流的简要情况。兹译介如下,供读者参考。来华的日本高僧一、入唐僧道昭奈良元兴寺僧人,公元六五三年入唐。曾在长安大慈恩寺从玄奘学法相唯
唐宋时期浙江茶文化的发展
作者: 童启庆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日本茶道  天台山  浙江省  茶籽  天台宗  《茶经》  浙江茶文化  唐宋时期  公元  罗汉供茶 
描述:唐宋时期浙江茶文化的发展浙江农业大学童启庆前言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挥地之一。1974年冬,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建德县李家乡新桥村岩洞中,发现一批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和一枚属于智人阶段的右上犬齿化石,定名为“建德人”,表明早在距今约五万年前左右的旧石器时...
苏东坡的“如月人生”
作者: 余耀中  来源:金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生命  金山  仕途  直面人生  人生感悟  镇江  读书  公元  圆缺 
描述:苏东坡一生爱月,在他的生命旅途中,总是以月为伴,以月寄情;他既读书,也读月,像读书那样地读月,终于读懂了月有阴睛圆缺,感悟出人有悲欢离合。因此,他以人生如月之悟,坦然直面属于自己的如月人生。
上页 1 2 ... 5 6 7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