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京剧老生的第二个里程碑——谈余叔岩
作者: 翁偶虹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里程碑  自创  老生  京剧  生活中  萧规曹随  唱腔  程长庚  谭鑫培  余三胜 
描述:京剧老生,自前三鼎甲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发展到后三鼎甲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经过百余年的考验与评论,谭鑫培以梨园汤武的革命精神,拔帜独尊,博得“四海一人谭鑫培”的桂冠,造成“无生不学谭”的声势,实至名归地树立了老生行的第一座里程碑。在他未逝世前,即有自创贾派的贾洪林,后来自创余派的余叔岩、自创言派的言菊明、自创刘派的刘鸿昇、自创高派的高庆奎和萧规曹随、亦步亦趋的刘春喜、谭小培、王又宸、贵俊卿、孟小茹、罗小宝、李鑫甫、陈子田、贯大元以及票友陈彦衡、溥西园、范濂泉、程君谋、王君直、王雨田、孟朴斋、乔(?)
京剧老生的第二个里程碑(续)——谈余叔岩
作者: 翁偶虹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里程碑  老生  生活气息  京剧  表演艺术  生活中  严格要求  唱腔  演出  生活化 
描述:五念白是与做、表相辅相成的,凡是生活化的念白,必有生活化的做、表;凡是生活化的做、表,必有相应的生活化的身段。余叔岩既以富有生活气息的念白充实他的表演艺术,自然有富于生活气息的做、表、身段,来与俱来,精与俱精。在我饱看余叔岩的演出时,就听前辈顾曲家一致向我介绍:“余叔岩之所以为余叔岩、不仅唱得好,做得好,就是扮相,也是时无其偶的。现在的老生角色,能够戴各种盔头、巾、帽而完美无疵者,二黄里只有余叔岩,梆子里只有孙佩亭(十三红)。老谭虽称伶界大王.可是王帽与他无缘,他自己也觉不称,所以老谭演出的王帽戏很少。”
也谈黄梅戏姓“黄”
作者: 田玉莲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样规  安庆  语言音调  语音问题  唱腔  剧种  越剧  地方语言  官话  黄梅戏 
描述:黄梅戏的快速发展,带来一个语音问题。目前,它的确是南腔北调,不象越剧、评剧、豫剧那样规范化。就在安徽省内,淮北与安庆也有很大差别。有人讲,黄梅戏发展于湖北黄梅,在安庆发展壮大,成为有影响的剧种。现在各地又学黄梅戏,可不必都讲安庆话,不妨各自讲本地的语言音调。其实,有的剧团已按本地的语音在舞台上演出,有的虽学讲安庆话,但讲得不够准。为此,
从黄梅歌说到黄梅戏
作者: 邵慕水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演技  猪草  慷慨激越  民歌  唱腔  歌唱演员  严凤英  黄梅戏  声腔 
描述:不只一次从电视和电台里听到吴琼演唱的“黄梅歌”。乍一听是那种含情脉脉的歌调,细细品辨却有不少黄梅戏的韵味,令人心旷神怡。这大概就是黄梅歌的迷人之处吧。 记得五十年代第一次接触黄梅戏,演出时间虽不长,却风靡了上海滩。其所以如此,严凤英、王少舫、潘琍璟的演技有独到之处,这是一因;而黄梅戏的俚词小曲,着实委婉动听,许多人都把它当作民歌来欣赏,也是原因之一。
试谈黄梅戏的锣鼓特色
作者: 吴春生 范劲松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京剧锣鼓  剧团  打击乐  唱腔  四击  剧种  锣鼓经  唢呐曲  黄梅戏  小锣 
描述:一、关于风格特色的几句赘语 一个剧种,如无鲜明的艺术个性,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任何剧种若不紧随时代前进的步伐而发扬自己的这种个性,它就会枯竭,衰老,死亡。这样的实例,在我国的戏剧史上屡见不鲜。 在此,我们无意研究某一剧种的兴衰史,但一个剧种衰亡,不注意适应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去发展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特色,将是它衰亡的重要原因吧! 黄梅戏是否会重蹈历史上许多剧种从盛到衰的复辙,关键还是要看黄
要坚持用黄梅戏语音演唱黄梅戏-与陶锦源同志商榷
作者: 方胜利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剧团  语音  舞台语言  演员  唱腔  庐剧  剧种  地方戏剧  安庆地区  黄梅戏 
描述:我国有三百多地方戏剧种。各个剧种都以其唱腔、道白的不同风格,出现在舞台上。没有这一点,就不叫地方戏。黄梅戏既然是在安庆地区发展起来的,那么,它的舞台语言就离不开安庆话。否则,正如有人说的只能叫唱
山东人民欢迎黄梅戏——在济南一次黄梅戏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 李兆必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济南  县级剧团  唱腔  剧种  严凤英  座谈会  剧目  次黄  黄梅戏  戏曲 
描述:有机会参加黄梅戏座谈会,我感到非常荣幸。 黄梅戏对我对并不陌生。三十年前,在上海举行华东五省一市戏曲会演大会上,看过安徽省剧团演出的《天仙配》。他们获一等奖,主演是严凤英、王少舫。严凤英唱腔以及她
黄梅歌=黄梅戏?——兼复陶演同志
作者: 谢清泉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剧艺术  观众  轻音乐  类规律  戏曲音乐  唱腔  剧种  “新”  杂交  黄梅戏 
描述:我在《黄梅戏艺术》(一九八六年第一期)用笔名“得水”发表了题名为《猫≠虎》的短文后,引起一些争议,这自然是件好事。但《黄梅戏艺术》一九八六年第三期上《也谈“黄梅歌”》一文,却忽视了我在文章中的总体观点,撇开了主要问题,摘其某些辞句与我进行“商榷”,所以,感到他所谈的观点不够碰“簧”,不便作答。而陶演同志针对我这篇短文给我写的信(见《黄梅戏艺术》一九八七年第一期),观点十分明朗。他主张猫=虎,即黄梅歌=黄梅戏。但他所提出的理论根据,却不能叫我折服。为此,
寻美求新,孜孜不倦-记黄梅戏作曲家时白林
作者: 丁式平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织女  孟姜女  作曲家  阴司  女声  《春香传》  寻美  唱腔  音乐创作  黄梅戏 
描述:人们常谈起黄山和黄梅戏是安徽的两样宝。 黄山,那奇松怪石、浓云密雾、峭壁悬瀑、深壑幽径……游览其中令人心旷神怡、荡气回肠。应该感谢的是大自然的厚赐。 黄梅戏,那质朴自然的表演、优美流畅的音乐、通俗清新的语言,使人心旷神怡,获得美的享受.这却要感谢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感谢前辈艺人和现代艺术
心境万象生-浅谈胡翠云的演唱
作者: 程艺柔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姐妹  倚音  物感  演员  唱腔  心境  小旦  安庆地区  黄梅戏  水袖 
描述: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演员胡翠云,十四岁登台迄今已有三十年的舞台实践了。她在安庆地区是个颇有名气的中年演员。 胡翠云扮演的角色比较多,戏路较宽,演过正剧、悲剧,也演过喜剧。在旦角行当中,除老旦外,从小旦到青衣都演过,但更长于花旦。如她扮演《费姐儿》中的费组儿,《春草闯堂》中的春草,《姐妹易嫁》中的妹妹素梅等。虽然这三个角色都属小旦,但她并没有把三者演成“三孔一面”、“三调一腔”,而是演得同中有异,各具神采。较成功地塑造了三个不同风貌的鲜明艺术形象。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