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本馆藏书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
按栏目分组
黄冈名人 (4)
黄冈景秀 (3)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13(2)
2012(1)
2010(2)
2005(1)
按来源分组
生活与健康(1)
政府法制(1)
政府法制:法制参考(1)
保健医苑(1)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1)
社区(1)
中外文摘(1)
相关搜索词
杜撰:姓杜人撰写的东西
作者: 裘影萍  来源:中外文摘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以词害意  天台山  感遇  现代汉语词典  泥蟠  仙记  杜光庭  墉城  诗家  石延年 
描述:"杜撰"这一词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没有根据的编造,虚构。但是,"杜撰"这个词语与姓杜的人有关,而且还是姓杜的人撰写出来的东西。"杜撰"这一词起源于唐五代,与杜光庭有关。杜光庭(850-933年),字圣宾,号东瀛子,浙江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杜光庭精通儒、道典籍,在四川做道士时,出于维护道教的目的,编撰神话故事阐扬道教,存世的有《灵异记》、《神仙感遇记》、《墉城集仙记》等。《道
"杜撰"原本姓杜者撰
作者: 裘影萍  来源:社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话故事  天台山  《现代汉语词典》  “杜撰”  唐五代  原本  道教  杜光庭 
描述:“杜撰”这一词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没有根据的编造;虚构。但是,“杜撰”这个词语与姓杜的人有关,而且还是姓杜的人撰写出来的东西。“杜撰”这一词起源于唐五代。与杜光庭有关。杜光庭(850。933年),字圣宾,号东瀛子,浙江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杜光庭精通儒、道典籍,在四川做道士时,出于维护道教的目的,编撰神话故事阐扬道教,存世的有《灵异记》《神仙感遇记》《墉城集仙记》等;对道教仪则、应验方面的著录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等.
杜撰原本姓杜者撰
作者: 裘影萍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杜撰”这一词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没有根据的编造;虚构。但是,“杜撰”这个词语与姓杜的人有关,而且还是姓杜的人撰写出来的东西。 “杜撰”这一词起源于唐五代,与杜光庭有关。杜光庭(850—933年),字圣宾,号东瀛子,浙江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杜光庭精通儒、道典籍,在四川做道士时,出于维护道教的目的,编撰神话故事阐扬道教。其所著《道藏》收录其著作27种,200余卷,其中有很多是神仙怪异的内容,属于胡编乱造。
青蒿黄韭试春盘
作者: 裘影萍  来源:保健医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草钟乳  早春时节  通便作用  起阳草  养肝  《本草拾遗》  黄韭  百合科植物  温肾助阳  春盘 
描述:"断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这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描写春韭的诗句:在春寒料峭之时,有鲜嫩清香的韭菜作为早春时节的盘中餐。韭菜,又名起阳草、草钟乳、扁菜、生长韭等,为百合科植物韭菜的茎叶。在民间,韭菜有着"春菜第一美食"之称。韭菜营养丰富,500克韭菜含蛋白质5~10克、糖5~30克、维生素A 20毫克、维生素C 89毫克、胡萝卜素16毫克、钙263毫克、磷212毫克以及挥发油等。它还有调味、杀菌的功效。
倒药渣
作者: 裘影萍  来源:政府法制:法制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时珍  历史  中医  中国 
描述:现在有些服用中药的人,喜欢把药渣倒在路上。欲让疾病转嫁给踩到药渣的路人.而自己的病就能够好转。这固然是无稽之谈,没有科学根据。那么,倒药渣这一习俗从何而来的呢?据说与明代大医药家李时珍有关。不过,倒药渣初衷与现在一些人的想法大相径庭。
倒药渣
作者: 裘影萍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好转  转嫁  李时珍  老人  服用  疾病  明代  中药  习俗  医药 
描述:现在有些服用中药的人,喜欢把药渣倒在路上,欲让疾病转嫁给踩到药渣的路人,而自己的病就能够好转。这固然是无稽之谈,没有科学根据。那么,倒药渣这一习俗从何而来的呢?据说与明代大医药家李时珍有关。不过,倒药渣
话沙疗
作者: 裘影萍  来源:生活与健康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埋沙疗法  微量元素  脉管炎  磁铁矿物质  疲劳 
描述:沙疗,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民间疗法,又被 称为埋沙疗法。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谈到这种疗法,认为可以“六月取河沙,烈日暴令极热,伏坐其中,冷即易之”,并且以“取热彻通汗”为度,即至身体发汗就可以停止了 我国素有“火洲”之称的吐鲁番盆地,每到盛夏,阳光下沙土温度达到60℃上下。当地维吾尔族人在劳动间隙、饭后茶余,就把四肢埋在沙里,于止痛、驱乏。据说这一养生防病法在当地流传已有100多年,并逐渐成为“火洲一绝”。如今,还成立了“沙疗所”,并配备了专职医务人员,沙疗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利用。此外,在敦
Rss订阅